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局面,使之后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历史陷入分裂状态。(1)请写出三国的名称和建立者。(2)曹操在《步出夏门行》中写道:“老骥伏枥
题目详情
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局面,使之后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历史陷入分裂状态。
(1)请写出三国的名称和建立者。
(2)曹操在《步出夏门行》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诗中的“壮心”其实也是三国时期每个军阀的愿望,为什么不能实现?
(3)三国之后中国历史出现短期统一,是在什么时候?
(4)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但是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原因是什么?(根据你的理解写出两条原因,)
(5)439年,北魏统一北方,暂时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北魏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孝文帝在位时期的改革有什么作用?
(1)请写出三国的名称和建立者。
(2)曹操在《步出夏门行》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诗中的“壮心”其实也是三国时期每个军阀的愿望,为什么不能实现?
(3)三国之后中国历史出现短期统一,是在什么时候?
(4)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但是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原因是什么?(根据你的理解写出两条原因,)
(5)439年,北魏统一北方,暂时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北魏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孝文帝在位时期的改革有什么作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208年的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位于北方.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位于四川地区.222年孙权在建业称王,国号“吴”,史称东吴,位于江南地区,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两句诗表现了曹操热爱自然、蔑视天命、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变革现实、统一祖国的豪情壮志.但是东汉末年长期割据混战,社会经济凋敝;各派军阀的实力都不足以完成统一任务.
(3)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取代魏国建立了晋朝,定都在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
(4)东晋南朝时江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以来,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此外,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等也是重要因素.
(5)北魏是由北方的鲜卑族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到孝文帝时开始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方面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促进了民族融合,经过民族融合汉文化得到更大发展,民族间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故答案为:
(1)魏,曹丕;蜀,刘备;吴,孙权.
(2)东汉末年长期割据混战,社会经济凋敝;各派军阀的实力都不足以完成统一任务.
(3)西晋.(或者答280年,西晋统一全国.)
(4)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江南地区社会安定,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北方人民大量南迁,提供大量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5)鲜卑族,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两句诗表现了曹操热爱自然、蔑视天命、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变革现实、统一祖国的豪情壮志.但是东汉末年长期割据混战,社会经济凋敝;各派军阀的实力都不足以完成统一任务.
(3)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取代魏国建立了晋朝,定都在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
(4)东晋南朝时江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以来,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此外,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等也是重要因素.
(5)北魏是由北方的鲜卑族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到孝文帝时开始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方面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促进了民族融合,经过民族融合汉文化得到更大发展,民族间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故答案为:
(1)魏,曹丕;蜀,刘备;吴,孙权.
(2)东汉末年长期割据混战,社会经济凋敝;各派军阀的实力都不足以完成统一任务.
(3)西晋.(或者答280年,西晋统一全国.)
(4)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江南地区社会安定,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北方人民大量南迁,提供大量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5)鲜卑族,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看了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高手帮我解下这题希望讲的清楚点用2100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堆成一个长方体,它的高是1分米.长和宽 2020-03-31 …
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分米,长和宽和高的比是5:3:1,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020-06-03 …
一个长方形画框的周长是120分米,长和宽的比是3比2,这个长方形画框 2020-06-15 …
用一根长48分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使它的高为八分米,长和宽的比是一比一,再把它的四周糊上纸 2020-06-28 …
一块长方形木板,长10分米,宽6分米,长和宽都减少2分米,没面积减少多少分米 2020-07-17 …
(2008•淮安模拟)1.画出该组合图形的对称轴.2.求左图阴影的面积与周长,至少需知道条线段的长度 2020-11-12 …
某单位为了提高绿化品位,美化环境准备将一块周长为76米的长方形草地,设计分成长和宽分别相等的9块小长 2020-11-20 …
某单位为了提高绿化品位,美化环境准备将一块周长为76米的长方形草地,设计分成长和宽分别相等的9块小长 2020-11-20 …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分米,长和宽的比是5:4.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分米?2010年厦门“指导 2020-12-04 …
两税法的征税依据主要是()A.只征收土地税和财产税B.土地的多少和好坏C.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收税D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