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点、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经过3秒,甲、乙相距4米C.乙到
题目详情
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点、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B.经过3秒,甲、乙相距4米
C.乙到达P点时,甲离Q点6米
D.甲到达Q点时,乙离P点2米

A.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B.经过3秒,甲、乙相距4米
C.乙到达P点时,甲离Q点6米
D.甲到达Q点时,乙离P点2米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在图甲的图象中可看出,当时间为4s时,路程为12m;速度v甲=
=
=3m/s;
在图乙的图象中可看出,当时间为6s时,路程为12m;速度v乙=
=
=2m/s;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正确;
(2)3s后,甲乙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甲=v甲t=3m/s×3s=9m;s乙=v乙t=2m/s×3s=6m;
3秒后甲、乙的距离为s=s甲+s乙-s0=9m+6m-12m=3m,故B错误;
(3)由图象知,乙到达P点时,用时6s,甲行走的路程为s甲=v甲t=3m/s×6s=18m,甲离Q点距离s=s甲-s0=18m-12m=6m,故C正确;
(4)由图象知,甲到达Q点时,用时4s,乙行走的路程为s乙=v乙t=2m/s×4s=8m,乙离P点距离s=s0-s乙=12m-8m=4m,故D错误.
故选AC.
s甲 |
t甲 |
12m |
4s |
在图乙的图象中可看出,当时间为6s时,路程为12m;速度v乙=
s乙 |
t乙 |
12m |
6s |
(2)3s后,甲乙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甲=v甲t=3m/s×3s=9m;s乙=v乙t=2m/s×3s=6m;
3秒后甲、乙的距离为s=s甲+s乙-s0=9m+6m-12m=3m,故B错误;
(3)由图象知,乙到达P点时,用时6s,甲行走的路程为s甲=v甲t=3m/s×6s=18m,甲离Q点距离s=s甲-s0=18m-12m=6m,故C正确;
(4)由图象知,甲到达Q点时,用时4s,乙行走的路程为s乙=v乙t=2m/s×4s=8m,乙离P点距离s=s0-s乙=12m-8m=4m,故D错误.
故选AC.
看了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以下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B.始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 2020-05-13 …
《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作为系列教材第二本书,是为了()A.保监会规定的B.迎合时尚C.从业人 2020-05-22 …
《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作为系列教材第二本书,是为了:A.保监会规定的B.迎合时尚C.从业人员应 2020-05-22 …
有关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北极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B从南极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C 2020-06-03 …
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部书中记载了哪一时期的历史()A. 2020-06-09 …
《马克思》多选题...假象是指?A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B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C从反面歪 2020-07-11 …
在PowerPoint2003中,若要改变手写多边形对象的形状,应该首先.29.在PowerPoin 2020-11-28 …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 2020-12-07 …
有a、b、c三人.a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相距20.4千米处的乙地报到.半小时后,b以每小时5 2020-12-31 …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秋天的早晨,草叶上的露珠是水凝固形成的B.夏天,我们看到冰淇淋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