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 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 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

比冠, 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 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 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丁母忧 。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 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 复对制策,入三等 。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 ,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 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 ,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 。英宗自藩邸 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与修注 如何?”琦曰:“记注与制诰为邻,未可遽授。不若于馆阁中近上贴职与之,且请召试。”英宗曰:“试之未知其能否,如轼有不能邪?”琦犹不可, 及试二论,复入三等 ,得直史馆。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磔裂诡异之弊:割裂文辞、追求怪异的流弊。磔(zhé):分裂。②避此人出一头地:回避这个人,给他出人头地的机会。③丁母忧:指为母守孝。④旧:指先前写作的人。⑤渭:渭水;河,黄河。⑥破家:破产。⑦藩邸:藩王的官邸。⑧修注:官职,后面“记注”“制诰”都是官职。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冠,博通经史                    比:等到。

B.属文日数千言                      属:隶属。

C.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              胜:占上风。

D.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                故事:旧例。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犹疑其客曾巩所为                    日月忽其不淹兮

B.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C.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D.记注与制诰为邻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苏轼才学优异的一组是

①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②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

③复对制策,入三等              ④及试二论,复入三等

⑤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⑥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②③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是眉州眉山人,在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母,游学于四方,同时跟随母亲学习。刚成年,就已博通经史。

B.嘉佑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一篇《刑赏忠厚论》让欧阳修惊叹不已,特录他中乙科,并发出感叹:“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C.苏轼被贬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因岐下每年运输南山木筏,常让衙吏破产,他就亲访利害,为他们修改衙规,减少了灾害损失。

D.苏轼有“远大器”之才,被英宗慧眼识中,欲召为翰林,但遭到宰相韩琦的劝阻,经过二论的策试,他最终得直史馆。

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②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1)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可断可不断。 (2)①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一样的人吗? ②我先前有些想法(见解),口中没能说出来,今天读到这本书,(才发现它)说的是我心里的话啊。  解析:
【小题1】属:写文章。
【小题1】(才,副词。A. 他的,代词/凑音节,助词; C.因为,介词/表目的,来,连词(同”而”  连词);D.跟,介词/和,连词。
【小题1】(②“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表现的是苏轼同情衙吏,“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文中没有表明苏轼是因为才学优异而任此职务的。
【小题1】略
【小题1】略 译文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县人。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苏轼每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读到《后汉书.范滂传》时,发出深深的慨叹,苏轼对她说:“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程氏说:“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一样的人吗?” 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先前有些想法(见解),口中没能说出来,今天读到这本书,(才发现它)说的是我心里的话啊。”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当时文章晦涩怪异的弊习很重,主考官欧阳修想加以改正,见到苏轼《刑赏忠厚论》,很惊喜,想定他为进士第一名,但怀疑是自己的门客曾巩写的,便放在了第二名;又以《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殿试中乙科。后来凭推荐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当避开此人,好让他出人头地。”听说这句话的人一开始只当是欧阳修的戏言而不信,后来才终于信服。 服母丧。嘉祐五年,调任福昌主簿。欧阳修因他才能识见都好,举荐他进秘阁。考试作策论六篇,过去人们应试不起草,所以文章多数写得不好。苏轼开始起草,文理就很清晰。又笔答制策,被列入第三等。从宋初以来,制策被列入第三等的,只有吴育和苏轼而已。 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叛官。关中自从元昊叛乱后,百姓贫困差役繁重,岐山下每年输送到南山的木筏,从渭河进入黄河,经过砥柱的险处,衙前役人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到其利弊所在,为他们修订衙规,让他们自己选择水工按时进送或停止,从此害处被减少了一半。 治平二年,入朝判登闻鼓院。英宗在做藩王时就听到他的名声,想用唐朝旧例召他进翰林院,管理制诰之事。宰相韩琦说:“苏轼的才能,远大杰出,将来自然应当担当天下大任。关键在于朝廷要培养他,使天下的士人无不敬畏羡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然后召来加以重用,那所有的人都没有异议了。现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为正确,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牵累。”英宗说:“姑且给他修注一职如何?”韩琦说:“记注和知制诰地位相近,不可马上授予。不如在馆阁中较靠上的贴职授予他,而且请召来考试。”英宗说:“考试不知他能否胜任,像苏轼会有不能担任的吗?”韩琦还是不同意,到试了两篇论,又列入三等,得到了直史馆的职位。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楚平王有太子名建,平王以伍奢为太子太傅,费无忌为少傅。平王使无忌为太  2020-06-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楚平王有太子名建,平王以伍奢为太子太傅,费无忌为少傅。平王使无忌为太子  2020-06-13 …

自得之色译文原文:吕吉甫问客:“苏子瞻文辞似何人?”客揣摩其意,答之曰:“似苏秦、张仪.”吕笑曰:  2020-06-13 …

英语翻译讳轼,姓苏氏,字子瞻,一字和仲.世家眉山,曾大父讳杲,赠太子太保.妣宋氏,追封昌国太夫人.  2020-06-1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楚平王有太子名建,平王以伍奢为太子太傅,费无忌为少傅。平王使无忌  2020-06-22 …

稿子字数太少了英语怎么说1她的稿子字数太少了,我们没办法采纳2你写的文章字数太少了/太多了.3那个  2020-07-0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为人深厚,不伐善.地节三  2020-07-14 …

弱智语文阅读理解题,只有一问求解答材料:太阳黑子日斑[sunspot]即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在太阳  2020-07-20 …

太阳味儿阅读短文.文章在叙事过程中多处前后照应,请摘录三个互相照应的句子太阳味儿阅读短文.文章在叙  2020-07-24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柳晟,河中解人。六世祖敏,仕后周为太子太保。父潭,尚和政  2020-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