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亲政篇(明)王鏊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上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亲 政 篇 (明)王鏊
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 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何也?国家常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然堂陛悬绝,威仪赫奕,御史纠仪,鸿胪举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惴惴而退,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 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盖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为内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视朝,退适路寝 ① 听政。”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而适路寝,所以通远近之情。汉制: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唐皇城之北盖古之外朝也,其北太极门,盖古之正朝也,又北两仪殿,盖古之内朝也。宋时常朝文德殿,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殿。内殿引见,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盖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内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国朝圣节、冬至、正旦大朝则会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而内朝独缺。然非缺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刘基,永乐以来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于斯时也,岂有壅隔之患哉?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閟,鲜或窥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孝宗晚年,深感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 。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谏各一员上殿轮对;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陛下虽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灿然毕陈于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如此,岂有近时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时,明目达聪,嘉言罔伏,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
【注】①路寝:帝王正殿所在。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特视之,谢恩见辞 特:只是,只不过
B.退适路寝听政 适:恰好
C.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 禄:福气
D.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恨:遗憾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当时朝廷上下不通气的状况的一组是( )
①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
②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惴惴而退。
③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
④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⑤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
⑥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朝中叶 皇帝不过问政事 君臣互相见面,只在皇上临朝的短时间内。上下之间,只不过靠奏章、批答互相关联,针对这一情况,王鏊写了本文上奏皇帝。
B.文章认为,明朝重大朝会在奉天殿,平日朝奏在奉天门,只是一直以来缺少内朝制度,以致上下之间的意见阻塞不通;天下的弊病,因此积累起来。
C.文章提出,希望大臣常问皇帝起居,侍从等轮流回答咨询,各部门有事不易决断的君臣当面讨论解决,群臣上殿陈奏,都能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意见。
D.文章引经据史,条理分明,尖锐地指出君臣之间间隔不通的危害,切中时弊;提出恢复内朝亲政的办法,希望借此改变朝廷上下不通气的现状。
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语翻译《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柱考序其後,职也.凡书亦犹是矣.且如国初时,府州县 2020-06-16 …
我国古代有许多寓意深刻的谚语,这些谚语时刻警示着我们.下列谚语中警示我们正确认识自我得有;A知人者 2020-06-19 …
《峡州至喜亭记》4道练习题求答案,原文:岷江之来,合蜀众水,出三峡为荆江,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 2020-06-19 …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泪沾裳”的是谁,为什么流泪?选出下列词义不同的一项()A.其其间千 2020-06-30 …
甲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 2020-07-0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 2020-07-01 …
1:b分之a等于3分之2,则b分之a加b等于2:某一时刻,身高165cm的小芳影长55cm,此时, 2020-08-01 …
按要求填空。(1)闭之,则右刻“”左刻“”,石青糁之。(魏学洢《核舟记》)(2)从《陋室铭》中选写两 2020-11-26 …
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A.知困,然后能自反也;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也.(《礼记•虽有佳肴》 2020-11-29 …
求古文的翻译六一居士云:“风霜冰雪,刻露清秀.”以山色言之,四时之变化亦多矣,而惟经风霜冰雪之余,则 2020-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