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据有关数据显示:1953年至1978年,我国消费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1.039个百分点,而1979至2005年间为0.209个百分点。由此看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幅度下降。
材料一 据有关数据显示:1953年至1978年,我国消费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1.039个百分点,而1979至2005年间为0.209个百分点。由此看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幅度下降。
投资、消费与出口被称为实现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近年来,投资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够明显。为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坚持扩大内需方针,重点扩大消费需求,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扩大城乡居民消费。
材料二 表 我国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
1980年 | 1990年 | 2000年 | 2001—2003年 |
17% | 16% | 12% | 徘徊在12%—12.5%之间 |
材料三
(1)表和上图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说明材料一、二、三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消费的作用。并谈谈如何解决上表和上图中的问题。
(3)结合材料一,分析国家“坚持扩大内需方针,重点扩大消费需求”的唯物辨证法依据。
(4)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在促进居民消费方面,我国政府应该怎么做?
(1)表中反映了我国工资总额在GDP中的比重有所下降;图中反映了我国收入分配不均,差距过大。由于工致总额在GDP中的比重下降,同时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制约了居民的消费。
(2)①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②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增加消费基金的比例,提高居民的工资收入;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提低、扩中、调高),缩小收入差距,保障、促进居民消费需求。
(3)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要重视内因。经济发展要立足于国内,处理好内外需的关系,以获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相对于投资与出口,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薄弱,重点要扩大消费需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要坚持扩大消费需求。
(4)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体社会成员享受发展的成果。履行经济职能,制定消费政策,维护消费者权益;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居民基本消费。制定、完善促进消费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这个时期的某些主要特点之间的矛盾乍看之下令人惊讶。这些年代既有巨大的物 2020-06-21 …
将一个棱长为0.5m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一个截面是边长为0.2m的正方形的长方体钢材,将一个棱长为0 2020-06-26 …
实验室有以下器材:一个6V的电源,电流表(0—0.6A,0—3A)一只,电压表(0—3V,0—15 2020-07-06 …
球体计算,现用钢材做一个球状的锅,锅口直径1.2m,锅口到锅底高度为0.4m,刚材厚度为0.05m 2020-07-13 …
两个高阶无穷小可以相等吗?比如高数教材同济版第114页,△y有两个表达式,根据这两个表达式,是不是 2020-07-18 …
材料一据有关数据显示:1953年至1978年,我国消费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1.039个百 2020-11-2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不论成功与失败,对今后的发展都留下了宝贵 2020-11-28 …
图表3是1952年-1956年中国经济成分结构变动情况表.导致发生表格中经济成分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2020-11-29 …
材料一: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增加0.3个百 2020-12-13 …
(20分)材料一:据有关数据显示:1953年至1978年,我国消费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1 2020-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