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政治-->
与“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蕴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④博观
题目详情
与“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蕴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
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④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①正确,“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体现实践的观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也体现实践的观点,故入选;
②正确,题干强调实践的观点,“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也体现实践的观点,故入选;
③错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体现的是矛盾的观点,故排除;
④错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体现的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故排除.
故本题选A.
②正确,题干强调实践的观点,“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也体现实践的观点,故入选;
③错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体现的是矛盾的观点,故排除;
④错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体现的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故排除.
故本题选A.
看了与“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治人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这句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易懂! 2020-06-22 …
致人而不致于人! 2020-06-22 …
“致人而不致于人”是什么意思? 2020-06-22 …
致人而不致于人是什么意思?最近在一本书中看的讲《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致人而不致于人",不明白什么 2020-06-22 …
评价余秋雨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躬而使人忌;无善而致人誉,不如无恶而致人毁. 2020-06-22 …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 2020-06-24 …
致人而不致于人是什么意思?最近在一本书中看的讲《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致人而不致于人",希望有人能 2020-07-04 …
梁启超说“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以制某国为主。夫天下未有徒恃人而可以自存者,必有我可以自立之道, 2020-07-16 …
孙子兵法思想中的致人而不致于人与个人实际的联系 2020-07-25 …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题。虚实篇孙子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敌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 2020-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