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17分)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后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17分)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后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 太尉李固表荐,迁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 稍迁,拜尚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又诏下州郡,一切皆得举孝廉、茂才。蕃上疏曰:“昔高祖创业,抚养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太守。后迁大鸿胪。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蕃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复征拜议郎,数日迁光禄勋。 永康元年,帝崩。窦后临朝,以蕃为太傅,录尚书事。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诸尚书畏惧权官,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曰:“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 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蕃,封蕃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蕃上疏力辞。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征用名贤,共参政事。而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用理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时出,遂令收蕃,即日害之。 论曰:桓、灵之世,若陈蕃之徒,咸能树立风声,驱驰险厄之中,与刑人腐夫同朝争衡,终取灭亡之祸者。彼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后汉书·陈藩传》) 小题1:下列句子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 (2)彼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1)如果有为政残害百姓的人,立刻就向朝廷检举上书,另选清正贤明、能够颁布宣扬法令、爱护百姓的人。 (2)他们认为逃离尘世是不义的行为,所以多次遭到罢免仍然不肯离开。 |
点评: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用法不同,意义不同。首先要明确其用法,再确定其意义。如之当代词时,可译为他、她、它,而当助词时可于主谓之间或凑足音节等。其次要联系学过的例句体会用法;第三,在平时学习中要归纳整理,才能熟练迁移运用。 小题3:试题分析:“太后命令曹节等人将两人杀害”错误,原文为“曹节等矫诏诛武等”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对原文的理解,出题者常设置的陷阱有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是非等,所以答题时可假设这些选项的内容都是正确的以帮助理解原文,然后找出选项所在的区间重点阅读,通过选项与原文的一一比对,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小题4:试题分析:关键点:(1) “举”:检举,“班”:颁,颁布(2) “遁世”:逃离尘世,“退”:罢免。 点评:翻译句子一般采用直译,尤其是重点字词要翻译准确,但有时也要结合意译。 如,“班”是一个通假字,翻译时一定要体现出来;退:罢免,翻译时都要注意。再者要注意其是否有特殊句式。最后一项工作也很重要,要多读几遍,看是否词达句顺。 【参考译文】陈蕃,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最初,在郡里做官,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因母亲去世,辞官居丧。服丧期满,刺史周景召他为别驾从事,因劝谏意见不一,弃符离去。后来公府征举方正,都不去。太尉李固上表荐举他,升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人,前后郡守招请,不肯去。只有陈蕃能够招他去。陈蕃称他的字,不叫他的名。特别为他安放一张床,周璆离开时,就把床悬挂起来。大将军梁冀是威震天下的人,当时派人送 信给陈蕃,请陈蕃办私事。送信的人不得见,于是说假话请求见陈蕃,陈蕃发怒,把送信 的打死了,因罪降为修武令。 后升迁,被任为尚书。这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商议要派军队去讨伐,皇帝又 下诏州郡,所有讨伐有功者都可以保举孝廉、茂才。陈蕃上疏说“:以前高祖创立大业, 抚养百姓如同养育自己的儿子一样。现在二郡的老百姓,都是皇上的儿子,导致儿子们为 害的原因,难道不是当地官吏贪污暴虐逼迫他们像这样造反的吗?应该严厉责成三府,暗 暗地考核州牧太守县令长,如果有为政残害百姓的人,立即向朝廷揭发,另选清正贤明, 能够宣扬法令,爱护百姓的人去代替他们,这样可以不必烦劳国家的军队,却可以使所有 的盗贼平息啊!”(陈藩)因为这个得罪了皇帝身边的人,所以被下放到豫章郡担任太守。 后升任大鸿胪,恰逢白马县令李云上疏直言劝谏,桓帝大为震怒,李云应被处死,陈蕃上 书救李云,获罪被罢免回家。又被征任议郎,几天之后,升任光禄勋。 永康元年(167),桓帝去世,窦皇后执掌朝政,任命陈蕃为太傅并管理尚书事宜。当 时刚遭国丧,还没有确定皇位继承人,各尚书害怕触怒朝中权臣,都假称有病不上朝办 事。陈蕃写信责备他们说:“古人讲究节操,侍奉去世君主的态度如同他还活着一样。现 在皇嗣还没有定下来,政事日益紧迫,诸君为什么抛弃国家的苦难不管,在家躺着休息 呢?在义已经很亏缺了,哪能谈得上仁呢?”各位尚书惶惶恐怖,都去朝廷办公。 灵帝即皇位后,窦太后再次下诏表彰陈蕃,封陈藩为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陈蕃上 疏尽力辞让。陈蕃和窦太后的父亲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起用名流贤士,共同参与国家 政治。然而桓帝的乳母赵娆,早晚都在窦太后身边,中常侍曹节、王甫等同她勾结,讨好 太后。太后信任他们,多次下诏令,给他们封爵授官。陈蕃常恨这帮人,决心消灭宦官。 恰逢窦武也有谋划,陈蕃于是与窦武商量。因为事情泄露,曹节等人伪造太后的命令杀了 窦武等人。陈蕃当时七十多岁,听说变乱发生,率领属官和学生八十余人,一起拔刀冲进 承明门。王甫当时从宫里出来,于是命令逮捕陈蕃,当日杀害了他。 史官评论说:桓帝、灵帝时期,像陈蕃这类人,都能树立好的风气名声,奔走于艰难 险阻之中,和宦官同朝较量高低,结果招来杀身大祸。他们认为逃离尘世是不义的行为, 所以多次遭到罢免,仍然不肯离开现实;以倡导仁德之心为己任,尽管知道这条道路是漫 长的,却更加坚定。事情虽然没有成功,但他们的信义,足以扶持民心。 |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B.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沮丧的 2020-05-16 …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 2020-05-16 …
《种树郭橐驼传》中“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中的“蕃吾生”具体是什么解释?参考书上有两种(1)是 2020-05-20 …
英语翻译2.大臣任大责重,原不能免人指摘,闻过则喜,古人所尚.3.上临其丧,见其俭素,为之恸.求翻 2020-06-11 …
下列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义愤填膺坚如磐石安之若素对现诺言B.公诸于众如丧考妣携手前进不言而喻C 2020-06-15 …
某人因为交通事故导致脊髓胸段折断、大脑皮层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下列现象会出现的是( 2020-06-28 …
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B.吾实为之,其又何尤C.为 2020-07-08 …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定公问:“一言而丧邦,有诸?” 2020-07-10 …
下列各项中两个句子,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骑皆伏曰:“如大王言。”善哉!技盖至此乎?B.远具时羞 2020-07-12 …
英语翻译而卒以祸的祸(祸害是不对的)非有能早而蕃之也的早和蕃(早结果和多是不对的)有何以蕃吾生而安吾 20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