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①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①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②自来去。
【注】①庞公,庞德公,襄阳人,东汉隐士。荆州刺史刘表请他为官,不就,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②幽人,诗人自指。
16.从诗歌体裁上看,《夜归鹿门歌》是 。
17.“渔梁渡头争渡喧”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中的哪一句描写都写声响,请分析二者的表达效果。
18.有人认为“鹿门月照开烟树”一句中“开”是本诗诗眼,请简要分析。
16.古风或古体诗(如答“古诗”或“歌行体”可得2分)
17.(6分)“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2分)。孟浩然的诗,一个“喧”描写了尘世生活的喧闹,跟山寺的幽静形成对照,让读者隐隐约约感觉到作者那种超脱的隐逸情怀;(2分)陶渊明的诗,描写农村生活特有的狗吠、鸡鸣,让宁静的乡村更显幽静,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纯朴、幽静的田园风光图画。(2分)
18.(6分)开,“清晰可见”的意思(2分)。烟雾笼罩,树木朦胧,转眼间, 月光朗照,树影清晰(2分)。一个“开”,化静为动,意境全出,与其说烟雾笼罩的山林转瞬之间赫然清晰,莫如说诗人的心情豁然开朗,诗人脱离喧嚣尘世遁入山林的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2分)。
【解析】
16.
试题分析:古体诗是古代汉族诗歌体裁。一般又叫古风,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
试题分析: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8.
试题分析: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当年孟浩然夜归鹿门之水路登山当年孟浩然夜归鹿门之水路登山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诗仙李白说: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唐伯虎说:江山乌帽谁渡水,岩际白衣人采松描绘出了什么( 2020-06-11 …
对“江山乌帽谁渡水,岩际白衣人采松”理解 2020-06-19 …
江山乌帽谁渡水,岩际白衣人采松 2020-06-19 …
石门岩游记作文 2020-06-19 …
阅读《夜归鹿门歌》,完成1、2题。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 2020-06-20 …
关于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的问题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 2020-06-20 …
英语翻译旅游景点线路简介三门岩寺佛教胜地游三门岩寺位于宜州市城北3公里,市内乘车8分钟就可到达.三 2020-07-02 …
夜归鹿门歌①[唐]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 2020-07-08 …
2015年冬天有3000多只白天鹅来到三门峡栖息越冬.如图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照片.画面中,白天鹅 2020-11-12 …
山东青岛警备区某海防团驻长门岩某连得战士,常年坚守在这个无淡水无居民的冷清小岛上。为了青岛的安宁,许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