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鹅毛般的大雪花是如何形成的

题目详情
鹅毛般的大雪花是如何形成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水汽条件对形成大雪十分重要
水汽条件越好,雪花也会越大.我们知道,长江中下游地区空中的水汽条件比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汽条件要好很多,往往冷空气南下,所带来的降雪范围和降雪量要比湿度小的北方地区要大,有时漫天飞雪,十分壮观,甚至达到暴雪级别.1955年1月在安徽省寿县和江苏省南京,一场大雪曾达到了52和51厘米的积雪深度.
◆强冷空气过程容易形成大雪
天气不冷是不可能下雪的,否则即便高空有雪,到了中低空,因为温度高于0℃,也会在空中融化,以雨水的形式落到地面.每年因我国北方较早受到冷空气的影响,北方地区先有降雪.但我们知道,云层是孕育雪花的地方,大范围深厚的云层才是孕育大范围降雪的地方,而那些步伐稳健的寒潮或强冷空气的南下,为出现大雪、甚至局部暴雪提供了温度条件.强劲的干冷空气把大范围的暖湿空气抬升到凝结高度,制造了宽广深厚的云层,往往使我国自北向南出现万里雪飘、银装素裹的壮观景象.
但有多篇文章指出:空中的温度在0℃以下并接近0℃时,雪花的并合能力特别大,很容易使许多雪花互相联结起来,形成较大的雪片,以湿雪的形式降落下来.这一说法,进一步说明了,"鹅毛大雪"既不是高纬度严寒地区、海拔较高的高山地区的专利,也不是严冬1月的专利.
在我国处在偏冷周期时,如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不仅在北方,就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大范围的大雪天气也是十分正常.80年代以来我国转入了偏暖周期,但并非说明偏暖周期的具体年份中就没有强冷空气.只要有稳健的强冷空气入侵我国,即便在深秋初冬的11月,也会出现鹅毛大雪天气,如2003年11月6至7日,北方数省市的大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