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3题。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有删节)在布热津卡,不知怎么,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在这里,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3题。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有删节)
在布热津卡,不知怎么,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在这里,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
这真像是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津卡,本来不该有太阳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假若在布热津卡,从来就见不到阳光,青草枯萎凋残,那才合乎情理,因为这里是一个无法形容的恐怖地方。但是,每天都有许多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津卡,这里可能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旅游中心。
布热津卡同南面更加著名的城市奥斯威辛只相隔几公里。布热津卡和奥斯威辛共同构成了一座周密组织起来的大型杀人工厂的一部分,被纳粹称为奥斯威辛集中营。
从最后一批战俘脱光了衣服在狗和卫兵的驱赶下走进毒气室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4年,奥斯威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许多次了。在集中营呆过的一些人曾写过许多回忆录,回忆录中提到的事是一般正常的人难以想像的。集中营总监鲁道夫·弗朗茨·费迪南德·豪斯在被处死前曾写下一部回忆录,叙述了大规模杀人以及在活人身上做试验的情况。
这样,奥斯威辛就没有什么新闻好报道了。但是,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你提起笔来。这种压力来自无法抑制的某种感情。
布热津卡和奥斯威辛如今已是十分宁静的地方,再也听不到刺耳的尖叫声。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牢房、毒气室、地牢和刑房时,脚步就逐渐放慢,简直是在地上拖着走。
许多参观者目瞪口呆地盯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因为他们觉得这一切都不可思议。当他们看到玻璃窗后堆积得像小山似的头发,看到一堆堆婴孩的小鞋,看到一排排堆放着被窒息而死的人的尸体的砖房时,不禁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记者被带进地下窒息室呆了一会儿,喉咙就像被人扼住了一样。又有一个参观者走了进来,她踉跄地退了出去,在胸前直画十字。在奥斯威辛,没有地方可以祈祷。
参观者恳求似的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然后对导游讲道:“够了。”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东西可以报道。这里天气晴朗,树木青青,门前还有儿童在打闹、嬉戏。
1.这篇报道首尾都写到奥斯威辛一派和平景象,突出奥斯威辛没有新闻,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6分)
2.纳粹的集中营令人恐怖,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偏偏要描述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作者又为什么说这种景象“最令人毛骨悚然”?(6分)
3.作者报道集中营,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的作用是什么?与直接写展览本身相比,这样写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哪里?(6分)
1.“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的臭名昭著的纳粹行径,早已世人皆知,言外之意是这里从来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好事;但是,“没有什么新闻”,“我”还是要写,要继续对纳粹的历史罪行再次予以揭露,以让世人永远不忘。(6分,“世人皆知纳粹行径”和“让人永远不忘”各3分。)
2.在记者、在亲历过纳粹在这里暴虐地屠戮妇婴和无辜人民的恶行的人那里,文章开头描写的令人惬意的景象仍然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在奥斯威辛,在这块曾经血流成河的地方,尽管“太阳和煦、明亮”,但蒙在人们心头的阴霾,依旧难以清除!
3.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3分) 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刑具怎样,单是参观者显示出来的恐怖战栗,就可以想见当时的奥斯威辛又是怎样的一种人间地狱了。(3分)
除了“吕布”、“黥布”,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人名字中有“布”的?“吕布”字“奉先”,“布”和“奉先” 2020-06-0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 2020-06-17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题。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 2020-06-1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 2020-06-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喀布尔人泰戈尔我的五岁的女儿敏妮,没有一天不叽叽咕咕地说个不停。我屋子的 2020-06-2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 2020-07-03 …
阅读《活板》中一段文字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2020-11-0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 2020-11-1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任布字应之,河南人。力学,家贫,尝从人借书以读。进士及第,补安肃军判官,辄刺问虏中事 2020-11-24 …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如图是某校三个年级学生人数分布扇形统计图,其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