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读下列文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被称为“温室气体”

题目详情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 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读下列文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被称为“温室气体” 这些

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平均气温在ZO世纪升高了0.4~0.8汇估计到21世纪末 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会升高K~6甲。

材料二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目前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哥本哈根会议揭开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序幕。许多国家公布了其碳减排目标。我国政府庄重承诺 到2020年单位GDP碳徘放Pt2005年减少40%至45%。

  (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为什么会使全球气候变暖?(4分)

 

 

 

 

  (2)简要回答全球变暖对全球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6分)

 

 

 

 

  (3)我国在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过程中 可采取哪些措施?(8分)

 

 

 

 

 

 

 

  (4)世界气象组织官员说:2009年末至2010年初 世界不少地方遇到极端严寒天气 但世界气候变暖的趋势并未改变。请用学过的地理知识阐述这种说法。(12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4分)

(2)有利影响:使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有可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如高纬度地区。(3分)

  不利影响:使蒸发增加而加重干旱缺水程度,使农业减产,如低纬度地区。(3分)

(3)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或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或使用清洁能源);

  ②植树造林(或防止森林火灾;)

  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或节能减排);

  ④提高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或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答出其中任意1点得3分,2点得6分,3点得8分)

(4)①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的阴睛、冷暖、雨雪等大气状况,有时变化剧烈;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大气的平均状况,变化缓慢(4分)

  ②极端天气的出现和全球气温变暖的原因不同,前者主要是自然原因(天气变化)引起的,而后者是人为原因(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4分)

  ③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在局部地区或一定的时间里,气温可能会出现下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