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林语堂自传我常徘徊于两个世界之间,而逼着我自己要选择一个,或为旧者,或为新者,由两足所穿的鞋子以至头顶所戴的帽子。现在我不西服了,但仍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林语堂自传
我常徘徊于两个世界之间,而逼着我自己要选择一个,或为旧者,或为新者,由两足所穿的鞋子以至头顶所戴的帽子。现在我不西服了,但仍保留着皮鞋。至最近,我始行决定旧式的中国小帽是比洋帽较合逻辑和较为舒服的,戴上洋帽我总觉得形容古怪。一向我都要选择我的哲学,一如决定戴那种帽子一样。我曾做了一副对联: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有一位朋友评论我说,我的最大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这原意不是一种暗袭的侮辱,我以为那评语是真的。我最喜欢在思想界的大陆上驰骋奔腾。我偶尔想到有一宗开心的事,即是把两千年前的老子与美国的福特(汽车大王)拉在一个房间之内,让他们畅谈心曲,共同讨论货币的价值和人生的价值。
在这里可以略说我读书的习惯。我不喜欢第二流的作家,我所要的是表示人生的文学界中最高尚的和最下流的。在最高尚的一级可以说是人类思想之源头,如孔子、老子、庄子、柏拉图等等是也。最下流的作品,我尤好民间歌谣和苏州船户的歌曲。大多数的著书都是由最下流的或最高尚的剽窃抄袭而来,可是他们剽窃抄袭永不能完全成功。如此表示的人生中失了活力,词句间失了生气和强力,而思想上也因经过剽窃抄袭的程序而失却真实性。因此,欲求直接的灵感,便不能不向思想和生命之渊源处去追寻了。为此特别的宗旨,老子的《道德经》和苏州船户的歌曲,对我均为同等。
我读一个人的作品,只是读心悦诚服的东西。他们摄引我的力量在于他们的作风,或相近的观念。我读书极少,不过我相信我读一本书得益比别人读十本的为多,如果那特别的著者与我有相近的观念。由是我用心吸收其著作,不久便似潜生根蒂于我心内了。我相信强逼人读无论哪一本书都是没用的。人人必须自寻其相近的灵魂,然后其作品乃能成为生活的。这一偶然的方法,也是发展个人的观念和内心生活之独一无二的法门。我相信有一种所谓“人心的家”,即是“灵魂之接近”,或是“精神之亲属”。虽彼此时代不同,国境不同,而仍似能互相了解,比同时同市的人为多些。
有时我以为自己是一个到异地探险的孩子,我不管别人说甚么,而在这探险程序中也没有预定的目的地,没有预定的游程,不受规定的向导之限制。我可以每日行卅里,或随意停止,因为我素来喜欢顺从自己的本能,所谓任意而行。我喜欢自己所发现的好东西,而不愿意人家指出来的。我已得到极大的开心乐事,即是发现好些个被人遗忘的著者而恢复其声誉。现在,我心里想着精选三百首最好的诗,皆是中国戏剧和小说里人所遗忘和不注意之作,而非由唐诗中选出。每天早晨,我一觉醒来,便感觉有着无’限无疆的探险富地在我前头。牛顿在身死之前曾说过,他自觉很像一个童子在海边嬉戏,而知识世界在他前头有如大海之渺茫无垠。在八岁时,塾师尝批我的文章云:“大蛇过田陌。”他的意思以为我词不迭意。而我即对云:“小蚓度沙漠。”我就是那小蚓,到现在我仍然蠕蠕然在沙漠上爬动不已,但已进步到现在的程度也不禁沾沾自喜了。
我不知道这探险的路程将来引我到哪里去。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一是管自己的事的,一是管人家的事的。.我常常钦羡我的同事们有行政和执行的奇才,他们会管别人的事,而以管别人的事为自己一生的大志。而我则对于同仁之尊敬心过甚,不能号令他们必要怎样怎样做也。个人的生命究竟对于我自己是最重要不过的。
【相关链接】
①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1895年生于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镇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②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状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愉悦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愉悦地表达自我。人生亦复如此。咱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愉悦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生不完美是常态,而圆满则是十分态,就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此明白人生,那么咱们就会很快变得通达起来,也逍遥自适多了,苦恼和晦暗也会随风而去了。
--林语堂《人生但是如此》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林语堂写到在幼时与塾师对对联一事,表明对自身情况的认识,自己仍入一只小蚓在广袤的文化殿堂里前行,显现出林语堂的谦虚、坚韧。
B.林语堂不喜欢第二流作家,只喜欢读孔子、老子、庄子、柏拉图等人作品。
C.“我相信强逼人读无论那一本书是没用的”,表明作者与人为善,从来不强迫别人做任何事情。
D.林语堂向来认为自己是个敢于探险的人,并在这探险程序中没有预定的目的地和游程,不受规定向导的限制。
E.林语堂喜欢在思想界的大陆上自由驰骋,认为朋友对他最大长处的评论是真实客观。
(2)本文是一片自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自己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作者在文章的尾段说:“我常常钦羡我的同事们有行政和执行的奇才”,对此你如何理解?
(4)林语堂是一位大家。在治学和做人上都有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读完材料好相关链接后,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和经历,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林语堂自传
我常徘徊于两个世界之间,而逼着我自己要选择一个,或为旧者,或为新者,由两足所穿的鞋子以至头顶所戴的帽子。现在我不西服了,但仍保留着皮鞋。至最近,我始行决定旧式的中国小帽是比洋帽较合逻辑和较为舒服的,戴上洋帽我总觉得形容古怪。一向我都要选择我的哲学,一如决定戴那种帽子一样。我曾做了一副对联: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有一位朋友评论我说,我的最大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这原意不是一种暗袭的侮辱,我以为那评语是真的。我最喜欢在思想界的大陆上驰骋奔腾。我偶尔想到有一宗开心的事,即是把两千年前的老子与美国的福特(汽车大王)拉在一个房间之内,让他们畅谈心曲,共同讨论货币的价值和人生的价值。
在这里可以略说我读书的习惯。我不喜欢第二流的作家,我所要的是表示人生的文学界中最高尚的和最下流的。在最高尚的一级可以说是人类思想之源头,如孔子、老子、庄子、柏拉图等等是也。最下流的作品,我尤好民间歌谣和苏州船户的歌曲。大多数的著书都是由最下流的或最高尚的剽窃抄袭而来,可是他们剽窃抄袭永不能完全成功。如此表示的人生中失了活力,词句间失了生气和强力,而思想上也因经过剽窃抄袭的程序而失却真实性。因此,欲求直接的灵感,便不能不向思想和生命之渊源处去追寻了。为此特别的宗旨,老子的《道德经》和苏州船户的歌曲,对我均为同等。
我读一个人的作品,只是读心悦诚服的东西。他们摄引我的力量在于他们的作风,或相近的观念。我读书极少,不过我相信我读一本书得益比别人读十本的为多,如果那特别的著者与我有相近的观念。由是我用心吸收其著作,不久便似潜生根蒂于我心内了。我相信强逼人读无论哪一本书都是没用的。人人必须自寻其相近的灵魂,然后其作品乃能成为生活的。这一偶然的方法,也是发展个人的观念和内心生活之独一无二的法门。我相信有一种所谓“人心的家”,即是“灵魂之接近”,或是“精神之亲属”。虽彼此时代不同,国境不同,而仍似能互相了解,比同时同市的人为多些。
有时我以为自己是一个到异地探险的孩子,我不管别人说甚么,而在这探险程序中也没有预定的目的地,没有预定的游程,不受规定的向导之限制。我可以每日行卅里,或随意停止,因为我素来喜欢顺从自己的本能,所谓任意而行。我喜欢自己所发现的好东西,而不愿意人家指出来的。我已得到极大的开心乐事,即是发现好些个被人遗忘的著者而恢复其声誉。现在,我心里想着精选三百首最好的诗,皆是中国戏剧和小说里人所遗忘和不注意之作,而非由唐诗中选出。每天早晨,我一觉醒来,便感觉有着无’限无疆的探险富地在我前头。牛顿在身死之前曾说过,他自觉很像一个童子在海边嬉戏,而知识世界在他前头有如大海之渺茫无垠。在八岁时,塾师尝批我的文章云:“大蛇过田陌。”他的意思以为我词不迭意。而我即对云:“小蚓度沙漠。”我就是那小蚓,到现在我仍然蠕蠕然在沙漠上爬动不已,但已进步到现在的程度也不禁沾沾自喜了。
我不知道这探险的路程将来引我到哪里去。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一是管自己的事的,一是管人家的事的。.我常常钦羡我的同事们有行政和执行的奇才,他们会管别人的事,而以管别人的事为自己一生的大志。而我则对于同仁之尊敬心过甚,不能号令他们必要怎样怎样做也。个人的生命究竟对于我自己是最重要不过的。
【相关链接】
①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1895年生于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镇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②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状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愉悦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愉悦地表达自我。人生亦复如此。咱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愉悦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生不完美是常态,而圆满则是十分态,就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此明白人生,那么咱们就会很快变得通达起来,也逍遥自适多了,苦恼和晦暗也会随风而去了。
--林语堂《人生但是如此》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林语堂写到在幼时与塾师对对联一事,表明对自身情况的认识,自己仍入一只小蚓在广袤的文化殿堂里前行,显现出林语堂的谦虚、坚韧。
B.林语堂不喜欢第二流作家,只喜欢读孔子、老子、庄子、柏拉图等人作品。
C.“我相信强逼人读无论那一本书是没用的”,表明作者与人为善,从来不强迫别人做任何事情。
D.林语堂向来认为自己是个敢于探险的人,并在这探险程序中没有预定的目的地和游程,不受规定向导的限制。
E.林语堂喜欢在思想界的大陆上自由驰骋,认为朋友对他最大长处的评论是真实客观。
(2)本文是一片自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自己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作者在文章的尾段说:“我常常钦羡我的同事们有行政和执行的奇才”,对此你如何理解?
(4)林语堂是一位大家。在治学和做人上都有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读完材料好相关链接后,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和经历,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嘌呤和嘧啶在自然界中存在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 2020-06-19 …
林辉在自助餐店就餐,他准备挑选三种肉类中的一种肉类,四种蔬菜中的二种不同蔬菜,以及四种点心中的一种 2020-06-26 …
林辉在自助餐店就餐,他准备挑选三种肉类中的一种肉类,四种蔬菜中的二种不同蔬菜,以及四种点心中的一种 2020-06-26 …
林辉在自助餐店就餐,他准备挑选三种肉类中的一种肉类,四种蔬菜中的二种不同蔬菜,以及四种点心中的一种 2020-06-26 …
“有福之州”盛产福桔.林伯在自家的果园中种了许多福桔树.(1)林伯细心浇水施肥,根吸收了水和肥料中 2020-07-06 …
国考关于一道关于排列组合的数列题林辉在自助餐就餐,他准备挑选三种肉类中的一种肉类,四种蔬菜中的两种不 2020-11-24 …
阅读短文,做题。风筝飞上了天空,低头一看,房屋和树林全在自己的脚底下,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便对线说: 2020-12-10 …
“做一个正直的人,就必须把灵魂的高尚与精神的明智结合起来。任何一个在自己身上结合了这两种不同的自然赠 2020-12-19 …
阅读短文,做题。风筝飞上了天空,低头一看,房屋和树林全在自己的脚底下,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便对线说: 2021-01-14 …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曾经声称他的某些主张不容匡正,而匡正者却层出不穷。林纾在自编的小说中表达了把陈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