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孙)公讳甫,字之翰。天圣八年进士及第,为华州观察推官。华州仓粟恶,吏当负钱数百万,转运使李纮以吏属公,公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孙)公讳甫,字之翰。天圣八年进士及第,为华州观察推官。华州仓粟恶,吏当负钱数百万,转运使李纮以吏属公,公令取斗粟舂之,可弃者十才居一二。又试之亦然。吏遂得驰,负钱数十万而已。纮以此多公,荐之,迁大理寺丞。庆历三年改右正言,知谏院。因灾异,言应天所以谴告意者,在诚其行。 有其诚矣,所以顺天者,在爱其民。 于是遂请斥浮费,出宫女,除别库之私以宽赋敛。
初,李元昊反河西,契丹亦以兵近边,谋弃约,任事者于西方益禁兵二十万,北方益土兵亦二十万。及群盗郭邈山等劫京西,又令天下益禁兵。公言曰:“天下所以大困者,在浮费;而浮费之广者,兵为甚。 今不能损,又何益之邪? 且兵已百万矣,不能止盗,而但欲多兵,岂可谓知所先后哉?”不报。于是极论古今养兵多少之利害以闻,语诋大臣尤切。既而保州有兵变,朝廷赏先言者。公以谓有先言者,而枢密院不以时下,不可以无责。天子曰:“某,吾方倚以治也,不可使去位。”公犹固请议其罚。边将刘沪谋立水洛城,与部署狄青、尹洙议不合,沪违其节度,遂立之。青等械系沪以闻。公言曰:“城之所以蔽秦,而通秦渭之援,宜不废其功,而赦沪之辄。”遂从公议。燕王薨,大臣谓用不足,欲缓葬。 公言曰燕王上之叔父葬不可以不如礼又言后宫事又言宰相罪当罢皆行其言。 上既罢宰相,而用某为参知政事。又言某不可任以致,天子难之,因求为外官。而是时,朋党之议亦已起,大臣相次去位,公上书论争,语尤切。
知陕府,简厨传①之费,陕人安之。邻州岁时以酒相庆问,公命储别藏,备官用,一不归于己,至今遂为法。徙晋州,近臣过晋,夜半叩城欲入,公曰:“ 城有法,吾不得独私。 ”终不为开门。入为三司度支副使,输物非土有者,公为变其法,使之代输。嘉佑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卒于位。 (选自《曾巩文集》,有删改)
【注】①厨传:供应过客食宿、马车的驿站。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转运使李纮以吏 属 公 属:交付
B.纮以此 多 公 多:推重
C.语 诋 大臣尤切 诋:毁谤
D.青等械 系 沪以闻 系:拘囚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不相同 的一组是(3分)
A. 且 兵已百万矣 臣死 且 不避,卮酒安足辞
B. 而 枢密院不以时下 廉君宣恶言, 而 君畏匿之
C. 因 求为外官 项王即日 因 留沛公与饮
D.公 为 变其法 楚干将、莫邪 为 楚王作剑,三年乃成
16.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言曰/燕王上之叔父葬/不可以不如礼/又言后宫事/又言宰相罪/当罢/皆行其言。
B.公言曰/燕王/上之叔父/葬不可以不如礼/又言后宫事/又言宰相罪当罢/皆行其言。
C.公言曰/燕王/上之叔父葬/不可以不如/礼又言后宫/事又言宰相/罪当罢/皆行其言。
D.公言曰燕王/上之叔父/葬不可以不如/礼又言后宫/事又言宰相罪/当罢/皆行其言。
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其诚矣,所以顺天者,在爱其民。(4分)
(2)今不能损,又何益之邪?(3分)
(3)城有法,吾不得独私。(3分)
14.C
15.A
16.B
17.(1)有真诚了,用来顺应天意的做法,在于爱护他的百姓。(句意1分;“诚”“所以……者”“天”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现在不能减少军队,又为什么要增加它呢?(句意1分;“损”“益”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3)城里有规定,我不能私自违反。(句意1分;“法”“独私”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解析】
1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C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C项,诋:指责。所以选C。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项,连词,表示更进一层;连词,提出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表示甲事尚且如此,乙事更不用说。B项,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是、然而”。C项,副词,“于是”。D项,介词,“给、替”。所以选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此题可根据文言标志性词语断句,例如“曰”“皆”;还可根据句式断句,例如“又言”句式;还可以根据名词做主语或宾语断句,例如“燕王”“叔父”。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17.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诚”“所以……者”“天”“损”“益”“法”“独私”。
考点: 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孙公讳甫,字之翰。天圣八年进士及第,被任用为华州观察推官。华州粮仓里的粮食霉烂,负责的胥吏应该承担几百万钱的赔偿,转运使李纮把胥吏交付给孙公处理,孙公命令取来一斗粮食摘去粮壳,可以扔掉的才占十分之一二。又拿来粮食试也是这样。胥吏于是得以减轻责任,只承担几十万钱罢了。李纮因此推重孙公,举荐他,孙公得以升任大理寺丞。庆历三年调任右正言,掌管谏院。趁着出现自然灾患和反常现象,孙公进言说顺应上天用来谴责、警告人君的意旨,在于使自己的行动真诚。有真诚了,用来顺应天意的做法,在于爱护他的百姓。于是就请朝廷摒弃不必要的开支,送走宫女,拿出府库以外另设的仓库中的财物用来放宽赋税。
当初,李元昊在河西反叛,契丹也发兵靠近大宋国的边境,图谋毁弃两国缔结的和约,主事者在西边增加了二十万禁军,在北边也增加了二十万土兵。到了群盗郭邈山等劫掠京西时,又下令国家增加禁军。孙公进言说:“天下大为困顿的原因,在于不必要的开支;而不必要的开支最多的,军队占很大部分。现在不能减少军队,又为什么增加它呢?况且军队已经上百万了,不能平息盗贼,却只是想增加兵员,怎么能说是懂得做事的先后呢?”皇帝没有批复。于是孙公极力议论古代和今人供养兵员多少的利害让皇帝听闻,言语指责大臣特别严厉。不久保州发生兵变,朝廷奖赏事先报告的人。孙公认为有事先报告的人应该奖赏,可是枢密院不按时下达,不能不担负责任。天子说:“某人,我正依靠他来治理国家,不能让他离开职位。”孙公还是坚持请求讨论对他的处罚。边将刘沪谋划建水洛城,和部署狄青、尹洙的主张不合,刘沪违抗他们的节制,于是建城。狄青等用刑具拘囚刘沪而报告朝廷。孙公进言说:“城可以用来保护秦地,而且连通秦渭之间的援助,应该不能否认它的作用,而应该赦免刘沪的专擅。”于是朝廷听从了孙公的意见。燕王去世,大臣认为费用不足,想延缓安葬。孙公进言说:“燕王是皇上的叔父,安葬不可以不依照相应的礼仪。”又奏议后宫的事情,又奏议宰相过错应当罢免,朝廷都依照他说的行事。皇上罢免宰相后,就用某人来处理政务。他又奏议某人不能任用来处理政务,天子感到为难,于是孙公请求做地方官。而这时,朋党的争执也已经出现,大臣相继离开职位,孙公上书论争,言辞特别激切。
主持陕府,缩减驿站的费用,陕府百姓得到安宁。邻洲在每一年一定的时间拿酒庆祝问候,孙公命令把酒收藏在别处,以备官府使用,全都不归自己所有,到现在就成为一种制度。调任晋州,有皇帝身边的大臣路过晋州,半夜敲门想入城,孙公说:“城里有规定,我不能私自违反。”最终不给他开门。入朝做三司度支副使,交纳的物产不是本地所有的,孙公为此改变了原有的制度,让这些东西由别的地方代为交纳。嘉佑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卒于任上。
功率是否有负功率功率和功一样是标量,但是功有正负之分,功率是否有正负之分?比如摩擦力做功,一般就是 2020-06-05 …
在学习中,李刚同学发现,当n=1,2,3,4,5,时n⒉110n的值都是负数,于是李刚猜想,当n为 2020-06-06 …
正电荷(或负电荷)之间是不是相互吸引,而正与负之间是相互排斥的?我们都知道同种电荷之间相互吸引,异 2020-07-07 …
元电荷有没有正负之分元电荷好像是表示最小电荷量的吧?那他有没有正负之分?下列正确的是()A.电子和 2020-07-12 …
某人带50千克行李乘飞机去外地,应该负行李超重费450元,后来他在候机室里巧遇一位不需要带行李的熟 2020-07-16 …
直流电压正负之间、正对地、负对地之间电压关系?假设直流电源设备正负之间测量电压值为600V,正极对 2020-07-16 …
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A.实不用其命用善骑射,杀首虏多B.犹蒙矜育不矜名节C.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2020-07-2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孙)公讳甫,字之翰。天圣八年进士及第,为华州观察推官。华州仓粟恶,吏 2020-11-24 …
比5大负7的数是多少,列示为计算(负之一I)+(负四又四分之三)所得的结果是()a,负7.b,负6. 2021-01-14 …
比5大负7的数是多少,列示为计算(负之一I)+(负四又四分之三)所得的结果是()a,负7.b,负6.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