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 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1)

下列加粗的词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何故深思 高举 ,自令放为  高举:行为高于世俗之人。

B.

圣人不 凝滞 于物      凝滞:停止凝固。

C.

何不 其糟而歠其醨     :吃;歠:饮。

D.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安:副词,怎么。

(2)

下列各项不含倒装的是

[  ]

A.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B.

古之人不余欺也

C.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D.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3)

下列各句的比喻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众人皆醉”揭示世道的黑暗和世人的昏聩,“独醒”比喻屈原对个人命运认识的清醒。

B.

其糟而歠其醨:比喻迎合邪恶势力,随波逐流,与其同流合污,以求苟安。

C.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比喻品德高尚者不愿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而欲保持高尚节操。

D.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这是以身体的清爽洁白比喻精神道德的高尚,以污垢沾物比喻世事世人的昏暗蒙昧,借以彰明屈原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4)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2)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B;2.D;3.A;解析:(1) 理解部分实词,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凝滞”应是“拘泥,执著”之意。 (2) 本题考查文言特殊句式。A项,介宾短语倒置;B项,宾语前置;C项,定语后置。 (3) 本题考查对...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渔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下列内容与题干蕴含  2020-05-14 …

对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而言,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而不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但能量是逐级递减的,  2020-05-20 …

人是从何而来动物从细胞而来那麼细胞从何而来如菓细胞从细菌而来细茵是从何而来  2020-06-28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待漏院①记(宋)王禹偁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  2020-07-0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待漏院①记(宋)王禹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  2020-07-0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待漏院记王禹偁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①,何谓也?四时之吏,  2020-07-02 …

如何答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你怎么理解?如何答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020-07-10 …

生物为什么会有求生的欲望?求生是生物的天性,此天性由何灌注而来?灌注于生物的什么地方?若说求生欲是  2020-08-03 …

初二下册物理如何自我强化-我的物理总是在及格那爬的不掉\也不升\--唉.我知道应该多看题.可是,看下  2020-11-20 …

高一化学怎么快速提高高一课程已经结束,化学只有40分水平,高中的内容基本不会,求提升方法,经验之谈.  2021-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