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诚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人,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焉。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宝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选自《苏轼文集》卷四十八)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 游:交游
B.执事爱其文 爱:同情
C.非左右为之先容 容:介绍,推荐
D.从车骑数十人 从:带领
解析:
选B。“爱”是“喜爱”的意思。 参考译文: 我七八岁的时候,才知道读书。听说如今天下有一位欧阳公,他的为人就像古代孟轲、韩愈一类人;又有一位梅公,跟随欧阳公交游,并且和他共同议论文章。从那时起,我日益成长,才能够读先生们的文章词赋,想象出先生们的为人,领会到先生们潇洒地摆脱世俗的快乐,而陶醉在自己的快乐之中。因为我当时刚刚学做诗赋骈文,想求得微薄的俸禄,自己估量没有什么才能可以进见诸位先生,所以来到京城一年多,不曾登门求教。今年春天,天下的读书人聚集在礼部,先生和欧阳公亲自考查我们。我没有想到自己,竟得了第二名。后来听说,先生喜欢我的文章,认为有孟轲的风格,而欧阳公也因为我能不作世俗的文章而录取我,因此我能留在及第的行列里,不是左右亲近的人先替我推荐,不是亲戚朋友为我请求嘱托,从前十多年里听到名声却不能进见的人,一下子竟成为知己。退下来思考这件事,觉得人不能够苟且追求富贵,也不能够空守着贫贱,有大贤人而能成为他的学生,那也很值得自负了。如果凭一时的侥幸而得意,带着成队的车马和几十个随从,使里巷的小百姓围着观看并且赞叹他,又怎么能代替这种快乐啊!
同道者为朋,同义者为友,择其善者而改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如题 2020-04-07 …
为什么不经意间的东西能记住,经意的东西记不住比如随便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新闻一个人名,或者在书上随便看 2020-05-16 …
为什么汉代学者屡屡把“挟书侓”与秦朝的短命相联系?西汉儒学宗师董仲舒说:“秦.重禁文字,不得挟书, 2020-05-16 …
古文翻译书曰:“好问则裕.”礼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见有闭门读书,师 2020-06-15 …
用斜线(/)给下面划线部分断句。(5分)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 2020-06-21 …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译文还有盖有不知而作之者, 2020-06-22 …
英语翻译囊萤书生以囊萤闻于里.里人高其义,晨诣之.(谢)他往.里人曰:"(何有囊萤读,而晨他往者) 2020-07-06 …
慎其所处者这篇文章的意思是什么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 2020-07-10 …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这是哪首文言文啊?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 2020-12-18 …
《后汉书》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我国古代还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