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张浩,字浩然,辽阳渤海人。天辅中,辽东平,浩以策干太祖,太祖以浩为承应御前文字。太宗将幸东京,浩提点缮修大内,超迁卫尉卿。
题目详情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浩,字浩然,辽阳渤海人。天辅中,辽东平,浩以策干太祖,太祖以浩为承应御前文字。太宗将幸东京,浩提点缮修大内,超迁卫尉卿。
平阳多盗,临汾男子夜掠人妇,浩捕得,榜杀之,盗遂衰息。近郊有淫祠,郡人颇事之。庙祝、田主争香火之利,累年不决。 浩撤其祠屋,投其像水中。强宗黠吏屏迹,莫敢犯者。郡中大治,乃缮葺尧帝祠,作击壤遗风亭。
贞元元年,浩进拜平章政事。浩请凡四方之民欲居中都者,给复十年,以实京城,从之。未几,改封蜀王,进拜左丞相。正隆二年,改封鲁国公。表乞致仕。海陵曰:“人君不明,谏不行,言不听,则宰相求去;宰相老病不能任事则求去。卿于二者何居?”浩对曰:“臣羸病不堪任事,宰相非养病之地也,是以求去。”不许。
海陵欲伐宋,将幸汴,而汴京大内失火,于是使浩与敬嗣晖营建南京宫室。浩从容奏曰:“往岁营治中都,天下乐然趋之。今民力未复,而重劳之,恐不似前时之易成也。”不听。浩朝辞,海陵问用兵利害。浩不敢正谏,乃婉词以对,欲以微止海陵用兵,奏曰:“臣观天意,欲绝赵氏久矣。”海陵愕然曰;“何以知之?”对曰:赵构无子,树立疏属,其势必生变,可不烦用兵而服之。”海陵虽喜其言,而不能从也。
海陵至汴,累月不视朝,日治兵南伐,部署诸将。浩欲奏事,不得见。会海陵遣周福儿至浩家,浩附奏曰:“诸将皆新进少年,恐误国事。宜求旧人练习兵者,以为千户谋克。”而海陵部署已定,恶闻其言,乃杖之。
初,近侍有欲罢科举者,上曰:“吾见太师议之。”浩入见,上曰:“自古帝王有不用文学者乎?”浩对曰:“有。”曰:“谁欤?”浩曰:“秦始皇。”上顾左右曰:“岂可使我为始皇乎!”事遂寝。
是岁,薨。上辍朝一日。谥曰文康。
(选自《金史•张浩传》,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浩以策干太祖 干:求见
B.浩进拜平章政事 拜:授与官职
C.往岁营治中都 治:治理
D.事遂寝 寝:停止,搁置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浩办事干练的一组是___
①浩捕得,榜杀之,盗遂衰息
②乃缮葺尧帝祠,作击壤遗风亭
③改封蜀王,进拜左丞相
④海陵虽喜其言,而不能从也
⑤浩请凡四方之民欲居中都者,给复十年,以实京城
⑥乃婉词以对,欲以微止海陵用兵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金太祖和金太宗对张浩都很器重,先任张浩为承应御前文字、提点等职务,后来还越级升任为卫尉卿。
B.张浩先后任平章政事、蜀王、左丞相、鲁国公等职,但他以病弱不能胜任其职为由请求退休还家,结果皇帝没有批准他的退休请求。
C.由于汴京大内宫廷失火,皇帝命令张浩等人营建南京宫室。张浩认为民力没有恢复,不宜大兴土木,但皇帝海陵王没有听张浩的劝谏。
D.皇帝想废除科举制,张浩暗示皇帝自古以来的帝王除秦始皇外,都任用儒生。于是废科举之事从此不再提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浩撤其祠屋,投其像水中。强宗黠吏屏迹,莫敢犯者。
②赵构无子,树立疏属,其势必生变,可不烦用兵而服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浩,字浩然,辽阳渤海人。天辅中,辽东平,浩以策干太祖,太祖以浩为承应御前文字。太宗将幸东京,浩提点缮修大内,超迁卫尉卿。
平阳多盗,临汾男子夜掠人妇,浩捕得,榜杀之,盗遂衰息。近郊有淫祠,郡人颇事之。庙祝、田主争香火之利,累年不决。 浩撤其祠屋,投其像水中。强宗黠吏屏迹,莫敢犯者。郡中大治,乃缮葺尧帝祠,作击壤遗风亭。
贞元元年,浩进拜平章政事。浩请凡四方之民欲居中都者,给复十年,以实京城,从之。未几,改封蜀王,进拜左丞相。正隆二年,改封鲁国公。表乞致仕。海陵曰:“人君不明,谏不行,言不听,则宰相求去;宰相老病不能任事则求去。卿于二者何居?”浩对曰:“臣羸病不堪任事,宰相非养病之地也,是以求去。”不许。
海陵欲伐宋,将幸汴,而汴京大内失火,于是使浩与敬嗣晖营建南京宫室。浩从容奏曰:“往岁营治中都,天下乐然趋之。今民力未复,而重劳之,恐不似前时之易成也。”不听。浩朝辞,海陵问用兵利害。浩不敢正谏,乃婉词以对,欲以微止海陵用兵,奏曰:“臣观天意,欲绝赵氏久矣。”海陵愕然曰;“何以知之?”对曰:赵构无子,树立疏属,其势必生变,可不烦用兵而服之。”海陵虽喜其言,而不能从也。
海陵至汴,累月不视朝,日治兵南伐,部署诸将。浩欲奏事,不得见。会海陵遣周福儿至浩家,浩附奏曰:“诸将皆新进少年,恐误国事。宜求旧人练习兵者,以为千户谋克。”而海陵部署已定,恶闻其言,乃杖之。
初,近侍有欲罢科举者,上曰:“吾见太师议之。”浩入见,上曰:“自古帝王有不用文学者乎?”浩对曰:“有。”曰:“谁欤?”浩曰:“秦始皇。”上顾左右曰:“岂可使我为始皇乎!”事遂寝。
是岁,薨。上辍朝一日。谥曰文康。
(选自《金史•张浩传》,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浩以策干太祖 干:求见
B.浩进拜平章政事 拜:授与官职
C.往岁营治中都 治:治理
D.事遂寝 寝:停止,搁置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浩办事干练的一组是___
①浩捕得,榜杀之,盗遂衰息
②乃缮葺尧帝祠,作击壤遗风亭
③改封蜀王,进拜左丞相
④海陵虽喜其言,而不能从也
⑤浩请凡四方之民欲居中都者,给复十年,以实京城
⑥乃婉词以对,欲以微止海陵用兵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金太祖和金太宗对张浩都很器重,先任张浩为承应御前文字、提点等职务,后来还越级升任为卫尉卿。
B.张浩先后任平章政事、蜀王、左丞相、鲁国公等职,但他以病弱不能胜任其职为由请求退休还家,结果皇帝没有批准他的退休请求。
C.由于汴京大内宫廷失火,皇帝命令张浩等人营建南京宫室。张浩认为民力没有恢复,不宜大兴土木,但皇帝海陵王没有听张浩的劝谏。
D.皇帝想废除科举制,张浩暗示皇帝自古以来的帝王除秦始皇外,都任用儒生。于是废科举之事从此不再提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浩撤其祠屋,投其像水中。强宗黠吏屏迹,莫敢犯者。
②赵构无子,树立疏属,其势必生变,可不烦用兵而服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治:营造,修建(2)A ③是张浩官职升迁,④是海陵王对张浩建议的态度,⑥是张浩讲究说话技巧.(3)D “皇帝想废除科举制”有误,原文是“近侍有欲罢科举者”,是皇帝身边的侍...
看了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读》一文中的“编织”二字有何双关含义.(诗在下面)读辽阔的草原是一本厚厚的书放学的牧童又来阅读读 2020-05-17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进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 2020-06-23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淳熙中,张说①颇用事,为都承旨②。一日,奏欲置酒延众侍从。上许阅读下 2020-06-29 …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4-7小题。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登嘉靖三十二年 2020-07-05 …
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2分)一个善于承受、能够承受的人,人生的步履往往显得沉稳,但人生却因此丰 2020-11-22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指居住在辽西、辽东、右北平的乌丸族)。诸下(众 2020-11-23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指居住在辽西、辽东、右北平的乌丸族)。诸下(众 2020-11-25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少为郡吏。汉末,并州刺史丁 2020-11-28 …
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 2020-12-04 …
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