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少为郡吏。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少为郡吏。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余人。还,进败,以兵属董卓。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布为李傕所败,从布东奔徐州,领鲁相,时年二十八。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数有战功,迁裨将军。袁绍破,别遣辽定鲁国诸县。与夏侯渊围昌豨于东海,数月粮尽,议引军还,辽谓渊曰:“数日已来,每行诸围,豨辄属目视辽。又其射矢更稀,此必豨计犹豫,故不力战。辽欲挑与语,傥可诱也?”乃使谓豨曰:“公有命,使辽传之。”豨果下与辽语,辽为说:“太祖神武,方以德怀四方,先附者受大赏。”豨乃许降。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豨欢喜,随诣太祖。太祖遣豨还,责辽曰:“此非大将法也。”辽谢曰:“ 以明公威信著于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 。”

  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余人屯合肥。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诸将皆疑。辽曰:“ 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 。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亦与辽同。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 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 。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建安二十一年,太祖复征孙权,到合肥,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乃增辽兵,多留诸军,徙屯居巢。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张辽传》)

(1)

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 从事   从事:刺史的下属官吏

B.

曰:“以明公威信著于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  谢:感谢,道谢

C.

公远征在外, 救至,彼破我必矣  比:等到

D.

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  椎: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椎击杀

(2)

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以: 兵属董卓        走登高冢, 长戟自守

B.

乃:众心 安         聚辽数重

C.

函: 梁君臣之首      署 边曰:“贼来乃发。”

D.

夺:自旦战至日中,吴人 气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 志也

(3)

下列句子 正面 体现张辽 胆识 的一项是

①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②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

③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

④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

⑤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

⑥太祖复征孙权,到合肥,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

[  ]

A.

①⑤⑥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⑥

(4)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张辽之所以敢“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是因为昌豨已与张辽暗中约降,所以是万无一失的。

B.

张辽约降昌豨一事充分表现了他的见识与胆略,当曹操责怪他“此非大将之法”时,他的回答表现了他不居功的优秀品质。

C.

“‘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充分显示出了将士们对张辽的信任,也传神地写出了张辽勇猛无敌的英雄形象,后文“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也为此作了有力的注脚。

D.

张辽先后在丁原、何进、董卓、吕布和曹操手下做过事,最终在曹操麾下成为一代名将。

(5)

将下列文中有下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以明公威信著于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

(2)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

(3)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B;2.D;3.B;4.A;解析:(1) (谢:道歉) (2) 都是“改变”(带有强行的味道)(A率领;凭借B才;于是,便C名词作动词,用盒子装;名词,盒子) (3) (①不表现胆识,⑤⑥是从孙权和曹操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