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意味着打破束缚社会发展的陈规陋习,解放思想是改革的动力之一,特别是社会转型期的改革尤其需要思想的解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社会
改革意味着打破束缚社会发展的陈规陋习,解放思想是改革的动力之一,特别是社会转型期的改革尤其需要思想的解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与转型的重要时期。各国变法对社会发展与转型起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为指导思想的商鞅变法是较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中国古代史》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家给人足。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商鞅“不法其故”、“不循其礼”的变革在政治、经济方面最
主要的内容及其对秦国社会转型的意义。(6分)
材料二 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2)“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他们为什么要进行反思?(6分)
材料三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评价道:康有为所著《新学伪经考》“实思想界之一大飓风也”,《孔子改制考》“其火山大喷火也,其大地震也”。康有为的认识是对“所谓‘别黑白而定一尊’之观念,全然解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的上述著作为什么是一种思想上的解放?(2分)
材料四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现在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这个讨论是针对“两个凡是”的,意思是不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当作教条。三中全会的提法,叫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邓小平文选(1975--1982)》
(4)结合史实说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展的背景,这场讨论在当时具有怎样的重要性?(5分)
答案: (1)内容:奖励军功;明法令;兴县制。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重农抑商。(4分)意义:加速了秦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进程。(2分)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3分)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封建制度由盛而衰,弊端百出;官方哲学的发展陷入了死胡同。(3分)
(3)原因:康有为否定了封建守旧势力反对变法的理论依据,是对传统封建思想认识的颠覆。(2分)
(4)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两个凡是”等“左”倾错误;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左”倾错误;1977年邓小平复出进行整顿。(3分)重要性: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奠定了思想基础。(2分)
改革,中文是由改变与革新或革命组成;英文是reform,意思都是对原有组织形式或社会结构进行重组, 2020-06-27 …
改革,中文是由改变与革新或革命组成;英文是reform,意思都是对原有组织形式或社会结构进行重组, 2020-06-27 …
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A.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B.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坚持以经济建 2020-07-10 …
下列对我国的改革开放认识不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B.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富民之路C 2020-07-11 …
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张居正因变法而死 2020-07-11 …
下列对我国的改革开放认识不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B.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富民之 2020-07-11 …
改革创新社会改革是依一定目标对社会体系进行变革的社会运动。它包括社会改良和社会革命两种形式。社会改革 2020-11-03 …
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下列对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1)改革是经济社会 2020-11-05 …
2016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关于“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改革使我国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 2020-11-05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A.深化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B.经济发展越快 2020-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