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史记汲郑列传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史记

汲郑列传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君死孝文时。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 每五日洗沐,常事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 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 。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

  郑庄、汲黯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絜。此两人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

《史记》一二○卷

(1)

下列各句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然其馈遗人,不过 器食  算:计算

B.

庄廉,又不 其产业    治:治理

C.

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   行:辈,辈份

D.

庄任人宾客为大农 人   僦:租赁

(2)

下列加粗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以武安侯、魏其时议     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

请治行 何也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

C.

脱张羽 厄        使臣奉璧,拜送书

D.

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燕畏赵, 势必不敢留君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

郑庄喜好黄帝的学说,他敬慕年长有德之人,总怕他们不见他。年纪轻轻,官品低微,然而他好游山水交全国很有名气的人作知心好友。

B.

郑庄在朝廷上,常常揣测迎合皇帝的意思,不敢过分引用,怕引用失当。但一有机会,也总向皇帝荐上士人及下属好的言论。

C.

在晚年保持节操,汉朝廷征伐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部族,国家支出的费用很多,国家财政愈来愈匮乏。

D.

每次朝见皇上。有机会便要称道中国的忠厚长者。他推荐士人及其官属的丞、史,总是那么亲切有味地陈说,常常推重他们的才德,认为比自己都强。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五日洗沐,常事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答:________________。

(2)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答:________________。

(3)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

答: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C;2.B;3.D;
解析:
(1) A.算:竹器 B.治:购置 D.僦ji):雇人运送 (2) 者都是句中停顿。A第一个“以”是因为,第二个“以”是凭借。C第一个“于”:从第二个“于”:到D第一个“其”:人称代词,代郑庄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指示代词燕王害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 (3) A.应该是“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好象怕来不及见他们的样子”。……“然而他来往的知心好友”……B.“不敢过分引用,怕引用失当”错,应该是“不敢明确地决断是非”C.“在晚年保持节操”错,“晚节”是“晚年”。 (4)   答案:(1)每逢五天一次的休假日,他经常在长安四郊置备马匹,骑着马去看望各位老友,邀请拜谢宾朋。(洗沐:沐浴,此指休假。汉制,官吏每五日例得休假。存:存问,看望问候。谢:拜谢(4分)   (2)他对客人行宾主的礼节,以自己高贵的身份谦虚的对待别人。(其:自己。下:谦虚的对待。)(3分)   (3)郑庄被派遣视察黄河决口,他请求给五天时间准备行装。(使:被派遣。治行:准备行装。)3分。   文言文译文:郑当时,字庄,陈县人。他的祖先郑君曾做项籍手下的将领;项籍死后,不久就归属了汉朝。高祖下令所有项籍的旧部下在提到项籍时都要直呼其名,郑君偏偏不服从诏令。高祖下旨把那些肯直呼项籍名讳的人都拜为大夫,而赶走了郑君。郑君死于孝文帝时。   郑庄以仗义行侠为乐事,解救张羽的危难,声名传遍梁、楚之间。孝景帝时,他做太子舍人。每逢五天一次的休假日,他经常在长安四郊置备马匹,骑着马去看望各位老友,邀请拜谢宾朋,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总是担心有所疏漏。郑庄喜爱道家学说,仰慕年长者,那种情意殷切的劲儿,就好像惟恐见不到人家一样。他年纪轻,官职卑微,但交游的相知友都是祖父一辈的人,天下知名的人物。武帝即位后,郑庄由鲁国中尉、济南群太守、江都国相,一步步地升到九卿中的右内史。由于平议武安侯田蚡和魏其侯窦婴的纷争意见不当,他被贬为詹事,又调任大农令。   郑庄做右内史时,告诫属下官吏说:“有来访者,不论尊贵或低贱,一律不得让人滞留门口等候。”他对客人行宾主的礼节,以自己高贵的身份谦虚的对待别人。郑庄廉洁,又不添置私产,仅依靠官俸和赏赐所得供给各位年长的友人,而所馈送的礼物,只不过是用竹器盛的些许吃食。每逢上朝,遇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必得称道天下的年高望重的人。他推举士人和属下的丞、史诸官吏,委实津津乐道,饶有兴味,言语中时常称举他们比自己贤能。他从不对吏员直呼其名,于属下谈话时,谦和得好像生怕伤害了对方。听到别人有高见,便马上报告皇上,唯恐延迟误事。因此,肴山以东广大地区的士人和知名长者都众口一词称赞他的美德。   郑庄被派遣视察黄河决口,他请求给五天时间准备行装。皇上说:“我听说‘郑庄远行,千里不带粮’,为什么还要请求准备行装的时间?”郑庄在外人缘虽好,但在朝中常常附和顺从主上之意,不敢过于明确表示自己的是非主张。到他晚年,汉朝征讨匈奴,招抚各地少数民族,天下耗费财物很多,国家财力物力更加匮乏。郑庄保举的人及其宾客,替大农令承办运输,亏欠钱款甚多。司马安任淮阳郡太守,检举此事,郑庄因此落下罪责,赎罪后削职为平民。不久,入丞相府暂行长史之职。皇上认为他年事已高,让他去做汝南郡太守。几年后,卒于任上。   郑庄、汲黯当初位列九卿,为政清廉,平日居家品行也纯正。这两人中途都曾被罢官,家境清贫,宾客遂日趋没落。待到做郡守,死后家中没有剩余的财物。郑庄的兄弟子孙因他的缘故,官至二千石者有六、七人之多。   太史公说:凭着汲黯、郑当时为人那样贤德,有权势时宾客十倍,无权势时情形就全然相反,他们尚且如此,更何况一般人呢!下邽(gu9,龟)县翟公曾说过,起初他做廷尉,家中宾客盈门;待到一丢官,门外便冷清得可以张罗捕雀。他复官后,宾客们又想往见,翟公就在大门上写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黯、郑庄也有此不幸,可悲啊!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史...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马琪,字德玉,大兴宝坻人。正隆五年擢进士第,调清源主簿,迁永清令。永清畿县  2020-07-01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好的事情你老记着,就可能没办法进步;坏的老记着,只能让自己更加狭隘。  2020-07-06 …

《史记地图集》说明BriefIntroductionto本书根据司马迁的世界史学名著《史记》的全部  2020-07-2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史记《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  2020-07-2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马琪,字德玉,大兴宝坻人。正隆五年擢进士第,调清源主簿,迁永清令。永  2020-07-25 …

《朝野佥载》记载:“(武则天时期)周张衡,令史出身,位至四品……因退朝,路旁见蒸饼新熟,遂市其一,  2020-07-28 …

小张对历史非常感兴趣,他非常崇拜西楚霸王项羽,他从图书馆借回四本书,想从中查阅有关项羽的历史。他应  2020-07-29 …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  2020-11-23 …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金匮石室之书,还到各处实地探访,搜  2020-11-23 …

材料一:9.3抗战胜利纪念日首都阅兵,不为仇恨,只为铭记历史守望和平。隆重纪念那场伟大胜利,就是要牢  2020-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