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
题目详情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①则不能励精②,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③,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注释】①淫慢:过度享乐与怠慢。②励精:奋发向上。③接世:接触社会。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译文:___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___
(3)【甲】文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建议中最主要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4)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诸葛亮的认识。
【甲】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①则不能励精②,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③,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注释】①淫慢:过度享乐与怠慢。②励精:奋发向上。③接世:接触社会。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以光先帝遗德 | ___ |
②不宜异同 | ___ |
③非宁静无以致远 | ___ |
④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 ___ |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译文:___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___
(3)【甲】文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建议中最主要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4)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诸葛亮的认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的美德.光:发扬光大.
②句意为:不应有所不同.宜:应该.
③句意为:不安定清静就不能长期刻苦努力而实现远大理想.致:达到.
④句意为:最终就会像枯枝败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有益于社会而为社会所用.遂:于是,就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愿”:希望;“亲”,亲近;“信”,信任.句意为: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盛,不久就可以实现了.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静”:宁静;“俭”:简朴;“以”:用.句意为:用宁静来修养自身,用俭朴来滋养品德.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亲贤臣,远小人.因为只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广开言路,赏罚分明.
(4)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对文本内容理解,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即可.
诸葛亮既是为国尽忠、敢于直谏的国相,又是善于从修养、志向、学识上教育子女的父亲.
答案:
(1)①发扬光大.②应该.③达到.④于是,就.
(2)①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盛,不久就可以实现了.
②用宁静来修养自身,用俭朴来滋养品德.
(3)亲贤臣远小人.因为只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广开言路,赏罚分明.
(4)诸葛亮既是为国尽忠、敢于直谏的国相,又是善于从修养、志向、学识上教育子女的父亲.
①句意为: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的美德.光:发扬光大.
②句意为:不应有所不同.宜:应该.
③句意为:不安定清静就不能长期刻苦努力而实现远大理想.致:达到.
④句意为:最终就会像枯枝败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有益于社会而为社会所用.遂:于是,就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愿”:希望;“亲”,亲近;“信”,信任.句意为: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盛,不久就可以实现了.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静”:宁静;“俭”:简朴;“以”:用.句意为:用宁静来修养自身,用俭朴来滋养品德.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亲贤臣,远小人.因为只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广开言路,赏罚分明.
(4)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对文本内容理解,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即可.
诸葛亮既是为国尽忠、敢于直谏的国相,又是善于从修养、志向、学识上教育子女的父亲.
答案:
(1)①发扬光大.②应该.③达到.④于是,就.
(2)①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盛,不久就可以实现了.
②用宁静来修养自身,用俭朴来滋养品德.
(3)亲贤臣远小人.因为只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广开言路,赏罚分明.
(4)诸葛亮既是为国尽忠、敢于直谏的国相,又是善于从修养、志向、学识上教育子女的父亲.
看了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甲...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013•随州)为迎接癸巳年炎帝故里寻根节,某校开展了主题为“炎帝文化知多少”的专题调查活动,采 2020-05-15 …
隋朝有三位皇帝吗?有句话叫做“隋经二世亡”,意思是隋朝经历两代帝王就灭亡了,众所周知,隋朝有隋文帝 2020-05-21 …
短文两篇[宋]苏轼注释①两篇短文为作者被贬黄州、汝州时所作。②某:与后文的“公”都是指章惇,当时在 2020-06-09 …
2016年央视猴年春晚东会场设在了福建泉州府文庙,泉州分会场春晚节目主要突出了“互诉乡愁,两岸一家 2020-06-22 …
2013年4月,在江苏扬州邗江区发现的一座墓葬中出土一块墓志,墓志铭文记载墓主去世时间为“大业十四 2020-06-2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短命的隋朝,两位帝王让后人记忆尤深。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是全世界公认 2020-06-29 …
《沁园春雪》里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还看今朝。”--毛泽东(1)词中提到的秦皇 2020-07-11 …
短文两篇宋苏轼注释①两篇短文为作者被贬黄州、汝州时所作.②某:与后文的“公”都是指章惇,当时在京为官 2020-11-13 …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6-8题(8分)(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 2020-12-09 …
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有这样的诗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诗中提到的两位帝王都是我国封建帝王中的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