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短文两篇宋苏轼注释①两篇短文为作者被贬黄州、汝州时所作.②某:与后文的“公”都是指章惇,当时在京为官.③仆:对自己的谦称.④陂(bēi):山坡,斜坡.⑤黑牡丹:牛
题目详情
短文两篇
【宋】苏轼

【注释】①两篇短文为作者被贬黄州、汝州时所作.②某:与后文的“公”都是指章惇,当时在京为官.③仆:对自己的谦称.④陂(bēi):山坡,斜坡.⑤黑牡丹:牛的戏称.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
欲遣人求之___ ②而李江州忽送一部
予___
③昨日一牛病
死___④用其言而
___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
(3)阅读两篇短文,仔细体会苏轼的生活情趣.参考已有批注,给【甲】【乙】【丙】三处作批注.(6分)
【甲】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___
【己】惟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___
【丙】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___.
【宋】苏轼

【注释】①两篇短文为作者被贬黄州、汝州时所作.②某:与后文的“公”都是指章惇,当时在京为官.③仆:对自己的谦称.④陂(bēi):山坡,斜坡.⑤黑牡丹:牛的戏称.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
方 |
• |
遗 |
• |
③昨日一牛病
几 |
• |
效 |
• |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
(3)阅读两篇短文,仔细体会苏轼的生活情趣.参考已有批注,给【甲】【乙】【丙】三处作批注.(6分)
【甲】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___
【己】惟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___
【丙】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正打算求取来看看.方:正、刚刚;
②句意为:李江州忽然送了陶渊明的一篇文章给予我.遗:给予、赠送;
③句意为:昨日有一只牛得了疾病几乎死去.几:几乎;
④句意为:采用她的方法非常见效.效:见效、奏效.
(2)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1)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2)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是要分开;(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5)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6)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7)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做停顿.
该句子符合第③条规律: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
(3)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住文章中心,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解决问题.
【甲】:陶诗对他宛如一剂良药,可见苏轼对陶渊明喜爱之深,又读的小心翼翼,舍不得一下子读完.
【己】:如孩童得一糖果,唯恐一口吃完,真是可爱之人!“而无以自遣耳”,隐隐透露出作者的生活境遇.
【丙】:“不识”与“识之”形成对比.看似平常语气,却有一番惊喜,他是以老妻为豪.
答案:(1)①方:正、刚刚;
②遗:给予、赠送;
③几:几乎;
④效:见效、奏效.
(2)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
(3)【甲】:陶诗对他宛如一剂良药,可见苏轼对陶渊明喜爱之深,又读的小心翼翼,舍不得一下子读完.
【己】:如孩童得一糖果,唯恐一口吃完,真是可爱之人!“而无以自遣耳”,隐隐透露出作者的生活境遇.
【丙】:“不识”与“识之”形成对比.看似平常语气,却有一番惊喜,他是以老妻为豪.
①句意为:正打算求取来看看.方:正、刚刚;
②句意为:李江州忽然送了陶渊明的一篇文章给予我.遗:给予、赠送;
③句意为:昨日有一只牛得了疾病几乎死去.几:几乎;
④句意为:采用她的方法非常见效.效:见效、奏效.
(2)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1)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2)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是要分开;(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5)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6)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7)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做停顿.
该句子符合第③条规律: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
(3)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住文章中心,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解决问题.
【甲】:陶诗对他宛如一剂良药,可见苏轼对陶渊明喜爱之深,又读的小心翼翼,舍不得一下子读完.
【己】:如孩童得一糖果,唯恐一口吃完,真是可爱之人!“而无以自遣耳”,隐隐透露出作者的生活境遇.
【丙】:“不识”与“识之”形成对比.看似平常语气,却有一番惊喜,他是以老妻为豪.
答案:(1)①方:正、刚刚;
②遗:给予、赠送;
③几:几乎;
④效:见效、奏效.
(2)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
(3)【甲】:陶诗对他宛如一剂良药,可见苏轼对陶渊明喜爱之深,又读的小心翼翼,舍不得一下子读完.
【己】:如孩童得一糖果,唯恐一口吃完,真是可爱之人!“而无以自遣耳”,隐隐透露出作者的生活境遇.
【丙】:“不识”与“识之”形成对比.看似平常语气,却有一番惊喜,他是以老妻为豪.
看了短文两篇宋苏轼注释①两篇短文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面是关于桃花源的对联,请你结合课文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对联一:窃怪当日仙人,独思什么;遍寻此中落 2020-06-11 …
不妨把下列一段文字看成一幅图画,请为它题写一个名字。(不超过6个字)一面青山斜阻。山脚露出一带黄泥 2020-06-23 …
"李白十岁通诗书既长隐眠山。州举有道,不应,苏为益州长史"选自哪一篇文言文 2020-07-04 …
扬州南京黄山彬州广州到达时间19:1001:2217:3021:50发车时间17:3019:160 2020-07-06 …
下面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1)唐山市民航局新开通唐山--广州航线,这就意味着从唐山到广 2020-11-12 …
18.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基地的名称。ABCD 2020-11-12 …
潍坊市名胜古迹众多,你到过几处?请你判断下列连线正确的是()A.沂山--青州B.十笏园--诸城C.仰 2020-11-13 …
如图所示,某建筑工地用电动机、定滑轮和斜面组成的装置,将重为1600N的建材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 2020-11-21 …
下列旅游景点与所在县(市)搭配正确的是()A.云门山风景区--临朐B.仰天山--青州C.青云山民俗游 2020-11-23 …
下面文字是对一幅图画的描述,结合描述的内容,给这幅图画拟一个题目(不超过10字)(4分)一面青山斜阻 2020-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