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谁知“不越雷池”之“雷池”在哪里?谁知“不越雷池”之“雷池”在哪里?常言道“不越雷池一步”,这个非常有名之成语,你知道发生在哪里吗?成语词典释曰:在今安徽省望江县南
题目详情
谁知“不越雷池”之“雷池”在哪里?谁知“不越雷池”之“雷池”在哪里? 常言道“不越雷池一步”, 这个非常有名之成语,你知道发生在哪里吗?成语词典释曰:在今安徽省望江县南。本指原地坚守,不要越过雷池地界。引指做事不敢超过一定界限。据史料记载,古雷水自湖北省黄梅县往东流,经安徽省宿松县境内再流入望江县城东南一块低洼地,终年沉积终为池,名曰“雷池”。其面积约百平方公里,其生存年代大约在三国时期,迄今至少已有1700多年历史矣。地势关口险要,古代雷池为历代兵家必争之江防重地。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时成帝继位后外戚廋亮执掌朝政,提倡法治,主张集权,再次激化了与地方势力矛盾,历阳(今安徽和县)镇守内史、大将苏峻对此不满已起兵造反,峻不仅亡命还握藏重兵。平南将军温峤(公元288—329)急欲率兵东下联和廋亮捍卫京城(今南京)。此时廋亮也握重兵,其与温峤共同推举荆州刺史陶侃为盟主,陶德高望重。但陶侃却因当初明帝遗诏未受顾命而怀恨在心,故以“吾疆场外将,不敢越局”为由极力推辞。温峤固请之,陶侃才勉强同意,后又中途变卦召还先行出发赴难军队。温峤慌忙再与陶侃书,恳请陶侃“进当为大晋之忠臣”,“退当以慈父雪爱子之痛”,共救社稷之难。于是陶侃、温峤才联军同赴京师,“戎卒六万,旌旗七百余里,钲鼓之声震于百里”。“温陶”联盟使讨伐苏峻有了强大之军事保证。峻终被剿灭。后,廋亮于《报温峤书》中曰:“吾忧西陲(今九江西),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其意:让温峤继续坐镇原防,不能越雷池而往东。“不越雷池一步”典故乃源于此也。 古代雷池不仅为江防重地,且也是碧波荡漾、渔歌晚唱之圣境。古代很多文人雅士为之所倾倒。如陶渊明、鲍照、李白、陆游、黄庭坚等都曾经作诗讴歌赞美古雷池。是年八月,萬群同蘭州老師、橫山閑雲老師借訪望江縣詩詞學會之際,有幸徜徉雷池,其池寰宇澄清,一碧如洗,凝望良眺,令人久久難忘!願各位才子佳人,有机会不妨前去雷池一览佳景,定能创出比古贤还要美丽之诗赋亦哉!(利群撰于2014.09.08)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再赏!问好诗兄!
看了谁知“不越雷池”之“雷池”在哪...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一类成语,由上下两联构成,上下两联往往字数相等,像一副对联.请你们对出下列成语的下联.丁是丁,—— 2020-03-30 …
以学过的文言文为依托,引经据典,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地说说人才应具有哪些素质? 2020-06-19 …
英语里哪些词组的意思分别是总而言之.简而言之.总而言之和简而言之的区别.rt.总而言之和简而言之的 2020-07-07 …
水调歌头盟鸥上片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来表达对带湖的“甚爱”之情!清代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云:“词之妙 2020-07-10 …
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根据1531年、1607年和1683年出现的彗星的轨道推测该彗星在1759年还会出现 2020-10-30 …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请问文言文中的“之”有哪些意思?请每个意思均举一例子. 2020-11-01 …
基础写作,问答题1.写作之前,写作者,应该做哪些必要的准备?2.什么是“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 2020-11-06 …
有一类成语,由上下两联构成,上下两联往往字数相等,像一副对联.请你对出下列成语的下联.丁是丁,()听 2020-11-11 …
谁知“不越雷池”之“雷池”在哪里?谁知“不越雷池”之“雷池”在哪里?常言道“不越雷池一步”,这个非常 2020-11-23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继网络红人芙蓉姐姐之后,因一系列雷人言论而走红的凤 2020-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