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西周“慎罚”思想疑思与解惑
题目详情
西周“慎罚”思想疑思与解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明德慎罚”是西周重要的治国策略,当时的国家领导层一再明确地强调了这一治国指导思想。周公(当时国家的实际领导人)曾封康叔为殷地的管理者,在康叔走马上任之前,周公发表了一篇训辞。在这篇训辞中,周公告诫未来殷地的领导,应该奉行“明德慎罚”的管理方针,周公说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1]周公的这一治国思想一以贯之,在后来一次对地方官员的训示中,他又提到:“以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慎罚,亦克用劝。”[2]在西周统治者的下意识中,“慎罚”这一刑事处断方式具有举足轻重的政治法律意义。 长期以来,西周“慎罚”的刑法思想也受到了我国学界的备至推崇,有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这一传统刑法论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较为详尽地阐述了“慎罚”思想的时代意义,这无疑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是,不无遗憾的是,在探讨“慎罚”的时候,到底何谓“慎罚”?对于这一带有基础性质的问题,学者们的论述却往往失之片面和主观,让人疑虑连连。 一、学界对“慎罚”之解读 要探析西周“慎罚”的刑法思想,首先就必须明确“慎罚”一词在西周时期所具有的刑法意义。判断古代词语含义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可以利用构词法推断词义,可以根据说明性词语推断词义,可以利用上下文相关信息推断词义,也可以利用词语现有的意义推断词义,等等。在对“慎罚”刑法含义的解释中,学者要么是利用“慎”字现有的意义推断词义,要么是利用上下文相关信息推断词义,要么是两种方法综合运用得出词义。 法史学界比较一致地认为,所谓“慎罚”,即是谨慎地施行刑罚,刑罚要适中。[3]这种解释方法从“慎”字的现代意义即谨慎小心着眼,得出了“慎罚”的古代意义。学者们还极为一致地认为,根据当时法律制度的相关信息,西周统治者谨慎地施行刑罚的做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区分惯犯与偶犯、故意犯与过失犯,惯犯、故意犯重处,偶犯、过失犯轻处。在西周的法律性文件《尚书?康诰》中载明:“敬明乃罚。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传统刑法史学理论认为,这里的“眚”即是我们现代刑法意义上的过失,“非眚”即是故意,“非终”即是偶犯,“惟终”即是惯犯。整句的意思是说:你要谨慎地定罪处刑。人有小罪,不是因为过失,而是故意犯罪,并且他还是惯犯,对于这种罪犯,即使是小罪,也不可不杀。人有大罪,不是惯犯,而是偶犯,并且是因过失造成,那就不可杀。根据罪过心理和一贯表现来确定处罚,抛弃了一向以来单纯客观归罪的做法,对犯罪人明显更为人道,更为公正,更为有利。 第二,反对族株连坐,主张罪责自负。西周刑法反对“罪人以族”的做法,强调了“父子兄弟,罪不相及”,[4]“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5]罪止于犯罪行为人一身,而不牵涉到犯罪人之外的任何人,其谨慎处罚的精神显而易见。 第三,反对滥罚无辜,主张教化。西周初期统治集团告诫各级官员要认真地进行审判,对原殷商领地官吏们违法饮酒的行为,“勿庸杀之,姑为教之”,[6]以教代罚,以教代杀。这实可谓宅心仁厚,爱民如子,慎之又慎了。 第四,罪疑从轻,罚金赎罪。西周的重要法律性文件《尚书?吕刑》明确要求:“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孔颖达疏引《正义》解说道:“刑疑有赦,赦从罚也;罚疑有赦,赦从免也。”即是说,对可能判处“五刑”的疑狱,可以减等而按“五罚”处理。这即是“墨辟疑赦,其罚百锾,阅实其罪。劓辟疑赦,其罚惟倍,阅实其罪。非辟疑赦,其罚倍差,阅实其罪。官辟疑赦,其罚六百锾,阅实其罪。大辟疑赦,其罚千锾,阅实其罪”的处理方式了。如判处罚金仍可能有问题,则应赦免犯罪嫌疑人。这种审慎对待疑狱的刑事处断方法对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极为有利于被告人。[7] 揣摩以上学者们的推断和概括可知,西周时期的所谓“慎罚”,即是要谨慎小心地区分偶犯和惯犯、故意犯和过失犯,对偶犯和过失犯要网开一面,从宽处理;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犯罪人的利益,只惩罚犯罪人本人,不要罚及无辜;要尽量不使用刑罚而要重视教育,最好的教育政策是最好的刑事政策;要树立有利被告的理念,在法律和事实存在疑问的时候,要做有利被告的解释。总之,这种“慎罚”的刑法思想,似乎是一种完全从犯罪人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的刑法理念,是一种非以国家为中心,而是以犯罪人为中心的刑法主张,是一种以保护犯罪人基本人权为着眼点的刑法关怀,是一种充满着人道主义慈祥、温情和浪漫的超现代刑法宽容。由此,甚至有论者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一“慎罚”经典刑法思想的衷心倾慕,该论者明确无误地表达道:这种“慎罚”主张,“它不仅有谨慎判刑的意思,也有减省刑罚的意思。蕴含轻刑化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刑罚谦抑的精神,对现代法制具有重要价值。”[8] 在论述者们秀丽的笔锋下,“慎罚”思想似乎超越了时空,摆弄着现代化刑法理想的身姿,尽显宽容、人道、谦抑、保护犯罪人人权之本色。
看了西周“慎罚”思想疑思与解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监狱是对被叛处( )执行刑罚,实施惩罚与改造的国家刑罚执行机关。A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B无期徒刑C 2020-05-18 …
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的总精神就是( ),其具体应用就是坚持稳、准、狠。A.惩罚与教育相结 2020-05-19 …
坚持统计行政处罚与统计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是指( )原则。A.处罚法定 B.处罚告知 C.处罚公平 2020-06-07 …
坚持统计行政处罚与统计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是指()原则。A.处罚法定 B.处罚告知 C.处罚公平公 2020-06-07 …
坚持统计行政处罚与统计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是指()原则。A.处罚法定B.处罚告知C.处罚公平公正D 2020-06-0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产生于先秦时代。西周周公旦提出的“明德慎罚”与“礼治”思想 2020-06-11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产生于先秦时代。西周周公旦提出的“明德慎罚”与“礼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开端 2020-06-11 …
请求援助请帮我翻译以下内容谢谢如果乙方未能按合同交货时间交货,甲方将以每迟一周罚合同总额的0.5% 2020-06-23 …
罚不当罪究竟是?罚不当罪我在一本新华成语词典上查到的是:罚不当罪:惩罚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指惩罚过轻 2020-12-03 …
有期徒刑与剥夺政治权利的最大区别是它们分别属于[]A.一般违法与犯罪B.主刑与附加刑C.罪与非罪D.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