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1)材料一作者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材料二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2)李太守指的是谁?伯禹指传说中的谁?材料三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材料一作者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材料二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2)李太守指的是谁?伯禹指传说中的谁?
材料三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3)材料三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它使得哪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材料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材料一作者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材料二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2)李太守指的是谁?伯禹指传说中的谁?
材料三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3)材料三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它使得哪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据材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可知,作者是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被称为“楚辞”,代表作有《离骚》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楚辞代表作《离骚》的语句.
(2)据材料二“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可知,李太守指的是李冰,伯禹指传说中的大禹.相传很早以前,黄河经常泛滥,大禹带领自己的部落对黄河进行疏导,为此三过家门而不入.此后黄河再也没有泛滥,并且造福人类.
(3)据材料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是对都江堰的评价,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故答案为:
(1)屈原、《离骚》.
(2)李冰、大禹.
(3)都江堰、成都平原.
(2)据材料二“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可知,李太守指的是李冰,伯禹指传说中的大禹.相传很早以前,黄河经常泛滥,大禹带领自己的部落对黄河进行疏导,为此三过家门而不入.此后黄河再也没有泛滥,并且造福人类.
(3)据材料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是对都江堰的评价,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故答案为:
(1)屈原、《离骚》.
(2)李冰、大禹.
(3)都江堰、成都平原.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太息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一个饲养场,养鸭100只,是鹅只数1.6倍,养的鸡比鸭.鹅的总只数的1.2倍少140只,养鸡多 2020-05-13 …
英语翻译君之信!容之思处,甚多!吾顿悟,情之切,相夕吾顿悟,血之浓,相根!今朝代,困处繁!立之难, 2020-05-16 …
快一.制造一种机床,原来每台用钢材2吨,现在每台用的钢材比原来节约5分之1,现在每台机床用钢材多少 2020-07-04 …
用比例的方法解答:1.甲乙两仓库原有木材吨数之比是4:3,若从甲仓库拉走木材8吨,那么甲、乙两仓木 2020-08-0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铁路常为国家兴盛之先驱,人民幸福之源泉也。”“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 2020-11-2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铁路常为国家兴盛之先驱,人民幸福之源泉也。”“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 2020-11-2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铁路常为国家兴盛之先驱,人民幸福之源泉也。”“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 2020-11-20 …
有三个建筑工地,甲工地钢材吨数比乙工地多五分之一,乙工地钢材吨数比丙工地少九分之四,如果从丙工地取出 2020-11-21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亚里士多德材料二:“慷慨是挥霍与吝 2020-12-20 …
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卡塔尔多哈召开并通过“丝绸之路”世界遗产名录申请报告。我国世界文化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