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1日至9月1日之间,邹恒甫在其加V实名认证的新浪微博中连续发布十多条信息,指称北京大学院长、主任、教授与梦桃源公司女服务员存在不正当关系。2012
2012年8月21日 至9月1日之间,邹恒甫在其加V实名认证的新浪微博中连续发布十多条信息,指称北京大学院长、主任、教授与梦桃源公司女服务员存在不正当关系。2012年9月,北京大学、梦桃源公司以名誉权受侵害为由将邹恒甫诉至法院。
2014年8月20日 ,一审法院判决邹恒甫的行为构成侵权。邹恒甫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北京一中院。2014年12月23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认为上诉人邹恒甫的行为已超出了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边界,应承担相应民事侵权责任,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1)指出本案中法院判决的法律依据。(6分)
(2)本案中邹恒甫应该怎样承担侵权责任?(4分)
(1)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和法人都依法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3分)作为本案的原告,北京大学和梦桃源公司都是民事主体,都依法享有名誉权,受到法律的保护。本案被告对北京大学的院长、主任、教授和梦桃源公司的服务人员编造虚假事实,在网络上予以公开,对原告名誉权构成损害。(3分)
(2)本案中被告应立即停止侵权,删除涉诉微博,并在其新浪实名认证微博首页公开发表致歉声明,向原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以生活中的鲜活事例为背景,考查法律常识的有关知识。通过材料中的“上诉人邹恒甫的行为已超出了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边界,应承担相应民事侵权责任”可以看出,公民和法人都依法享有名誉权;然后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本案原告和被告的做法进行分析,并说明本案中法院判决的法律依据。
(2)本题设问指向本案中邹恒甫应该怎样承担侵权责任,考查教材知识的记忆与运用。本案中被告应立即停止侵权,删除涉诉微博,并在其新浪实名认证微博首页公开发表致歉声明,向原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考点:侵权责任的法律依据和解决措施
根据上下文意,续写句子。中国社会科学院邹东涛认为,人才分为四种:一是“一”字型人才,这种人才的知识 2020-04-07 …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下列文字中属于史料解释的是:①孟子,名轲, 2020-05-16 …
假设学校原有操作都是人工操作。系统开发初期,管理人员和系统开发人员对整个系统的功能并没有全面详细的认 2020-05-24 …
● 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认证机构对申请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关键环节,其 2020-05-25 …
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认证机构对申请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关键环节,其基 2020-05-26 …
邹忌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而且能暮寝而思之表明他有什么精神 2020-07-06 …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的本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020-11-02 …
刚刚过去的2009年上半年,国际形势出现诸多的突发性和不稳定性因素,使国际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对国际关 2020-11-02 …
有人认为:文化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弘扬主旋律;还有人认为:人们的文化需求是多层次的,应该提 2020-12-26 …
有人认为。文化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弘扬主旋律;还有人认为,人们的文化需求是多层次的,应该提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