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题①灯下,他郑重地打开纸包,按照那封信里指明的记号,把右角上用墨笔点了两点的一张毛边纸捡出来。那是一张空白毛边纸。鲁迅先生用洗脸盆盛满水,滴入一点碘
阅读题
①灯下,他郑重地打开纸包,按照那封信里指明的记号,把右角上用墨笔点了两点的一张毛边纸捡出来。那是一张空白毛边纸。鲁迅先生用洗脸盆盛满水,滴入一点碘酒,把纸平放到水面,纸上立刻现出了淡淡的字迹。
②这是方志敏同志 生前 从狱中用米汤写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
③方志敏同志在信里说,他已经抱定牺牲的决心,没有任何牵挂和留恋。只有一点,他希望鲁迅先生能把送上的三张空白毛边纸和一束文稿,设法转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他虽然不认识鲁迅先生,也从来没有通过信,可是________鲁迅先生一定能够满足一个共产党人临死之前的这个________的要求。
④ 一股 悲愤 的感情涌上鲁迅先生的心头,他目不转睛地看完这封信,苍白的脸色越来越 严肃 了 。他从报上知道,这个写信的人几个月之前,已经在南昌英勇就义,现在却接到了他的亲笔信。事情是千真万确的,这封信就在眼前。鲁迅先生又从头读了一遍。盆里的水逐渐浸渍字迹,字慢慢地模糊起来,模糊起来,终于什么也没有了。
⑤鲁迅先生团起浸湿的纸,揉烂了,把它放进炉子里。他擦干两手,将另外三张空白毛边纸收起,小心地翻阅着墨笔写成的文稿:一篇《清贫》,一篇《可爱的中国》。
1.第②、③段文字从全文看,属于什么叙述顺序?选出正确的一项
[ ]
2.第②段文字中的加粗词语“生前”如果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第③段文字中的空处选择一组恰当的词语
[ ]
4.从第④段文字中的画线语句和加粗词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方志敏同志牺牲前托付给鲁迅先生的事情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概括这部分文字的主要内容,选出正确的一项
[ ]
A.方志敏同志牺牲前托付给鲁迅先生转交信件和文稿的任务。
B.鲁迅先生收到信件和文稿,非常悲愤。
C.方志敏同志写信。
D.鲁迅先生看信。
①方志敏同志具有革命的眼力,他想得一点不错。在白色恐怖弥漫的年代里, 无论 环境怎样险恶,鲁迅先生 一直 把密信和文稿 珍藏 着。他清楚地知道,这是共产党人用鲜血写成的最后的报告,其中有着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直到1936年4月,鲁迅先生在他逝世前半年,才找到了一个稳妥的 渠道 ,把这些重要的文件迅速地转给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②鲁迅先生不是中国共产党员,可是,在 所有 共产党员的心目中,他 永远 是一个能以生命相托付的、 最 可信任的同志。
7.第①段文字的加粗词语“无论……一直”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第①段文字中的加粗词语“渠道”选择一项正确的解释
[ ]
A.途径、门路
B.方法、方式
C.在河湖或水库等的周围开挖的水道,用来引水排灌
D.通道
9.第①段文字的加粗词语“珍藏”如果改为“收藏”,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②段文字中的加粗词语“所有”“永远”“最”对表现全文的中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B.获取金属 2020-05-13 …
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504双吸剂”,其成分为铁粉、生石灰等.实验小组同学对一包使用过的“504双 2020-05-15 …
一根铁丝,第一次先用去全长的二分之一,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二分之一,还剩下全长的多少? 2020-06-12 …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嘎的发展,下面是一组有关纸的 2020-06-16 …
包装的礼品盒急长12cm,宽7cm,高8cm将三个这样的礼盒包装成一包,并用彩带装饰起来,请你设计 2020-06-27 …
判断题(最好说出原因)小红家离学校80%千米,如果她每分钟走20%千米,上学只需要4分钟.()一根 2020-07-14 …
一根绳子第一次先用去了它的一半再用去2米第二次又用去4米再用去剩下的一半这时还剩3米这根绳子长多少 2020-07-14 …
两根同样长的钢管第一根先用去310米再用去余下的310,第二根先用去310再用去310米,则()A 2020-07-19 …
新买的一包家用打印纸包装上标注着“A4、70g,500张”,你认为一张这样的打印纸质量最接近()\ 2020-07-26 …
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504双吸剂”,其成分为铁粉、生石灰等.实验小组同学对一包使用过的“504双吸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