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走出沙漠沈宏他们四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那把挂在我胸前的水壶。而我的手始终紧紧攫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被他们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走出沙漠

沈 宏

他们四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那把挂在我胸前的水壶。而我的手始终紧紧攫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被他们夺去。

在这死一般沉寂的沙漠上,我们对峙着。这样的对峙,今天中午已经发生过了。

望着他们焦黄的面庞与干裂的嘴唇,我也曾产生过一种绝望,真想把水壶给他们,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

半个月前,我们跟随肇教授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风俗民情考察。可是在七天前,谁也不知道怎么会迷了路,继而又走进了眼前这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炎热的沙漠消耗了我们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谁都知道,在沙漠上没有水,就等于死亡。迷路前,我们每人都有一壶水;迷路后,为了节省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可昨天夜里,肇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挂在脖子上的最后一个水壶给我说:“你们走出沙漠全靠它了,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千万别动它。坚持着,一定要走出沙漠。”

这会儿他们仍死死盯着我胸前的水壶。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这片沙漠,而这水壶是我们的支柱。所以,不到紧要关头,我是决不会取下这水壶的,可万一他们要动手呢?看到他们绝望的神色,我心里很害怕,我强作镇静地问道:“你们……”

“少啰嗦!”满脸络腮胡子的孟海不耐烦地打断我,“快把水壶给我们。”说着一步一步向我逼近。他身后的三个人也跟了上来。

完了!水壶一旦让他们夺去,我会……我不敢想像那即将发生的一幕。突然,我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不要这样!你们想想教授临死前的话吧。”

他们停住了,一个个垂下脑袋。

我继续说:“目前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沙漠,而眼下我们就剩下这壶水了。所以不到紧要关头还是别动它,现在离黄昏还有两个多小时,乘大家体力还行,快走吧。相信我,到了黄昏,我一定把水分给大家。”

大伙又慢慢朝前艰难地行走。这一天总算又过去了,可黄昏很快会来临。过了黄昏还有深夜,还有明天,到时……唉,听天由命吧。

茫茫无际的沙漠简直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任你怎么走也走不出,当我们又爬上一个沙丘时,已是傍晚了。

走在前面的孟海停了下来,又慢慢地转过身。

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那景色是何等壮观!夕阳下的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就像要展开一场生死的决斗。我想此时已无路可走,还是把水壶给他们。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就在我要摘下水壶时,只听郁平叫道:“你们快听,好像有声音!”

大伙赶紧趴下,凝神静听,从而判断出声音是从左边的一个沙丘后传来的,颇似流水声。我马上跃起:“那边可能有绿洲,快跑!”

果然,左边那高高的沙丘下出现一个绿洲。大家发疯似地涌向湖边……

夕阳西沉,湖对岸那一片绿色的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种种芬芳的野花。孟海他们躺在花丛中,脸上浮现出满足的微笑。也许这时他们已忘掉了还挂在我胸前的那个水壶。可我心里却非常难受,我把他们叫起来:“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为什么我一再不让你们喝这壶水呢?其实里面根本没有水,只是一壶沙。”我把胸前的水壶摘下来,拧开盖。霎时,那黄澄澄的细沙流了出来。

大伙都惊住了。

我看了他们一眼,沉重的说:“从昨天上午开始,我们已经没有水了,可教授没把真相告诉我们。他怕我们绝望,所以在胸前挂了一个水壶,让我们以为还有水。为了不让我们看出是空的,他偷偷地灌上一壶沙。事后,教授知道自己不行了,因为他已好几天不进水了,他把自己的一份水留给了我们。教授把事情告诉我并又嘱咐,千万别让大家知道这水壶的真相。它将支撑着我们走出沙漠。万一我不行了,你就接替下去……”

我再也说不下去了。孟海他们已泣不成声。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

1.“水壶”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中的肇教授是怎样一个人物形象?请结合故事情节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小说,故事情节紧张感人,不同的人物性格鲜明,作者通过这些要向我们传达些什么呢?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小说中几次提到“水壶”的时候都说“这水壶”,而不说“这壶水”,这一说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暗示性。

B.小说对肇教授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有利于形成情节上的悬念,同时也产生了“含不尽之意尽在言外”的效果。

C.文中的“我”是小说的主人公,孟海是处于“我”对立面的一个人物,小说通过语言行动描写刻画了他的性格。

D.“天边的夕阳……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以景物描写来预示将要发生一场为争夺水而进行的流血斗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线索作用,用“水壶”串联起明暗两条线索(或说“两个故事”),肇教授与“我”的故事和“我”与其他几人走出沙漠的故事由水壶关联起来;(2)是叙事的焦点,全篇围绕“水壶”叙事,考察队员的品格由生死攸关时的一壶“水”得以显现;(3)制造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悬念”,揭开了“水壶”的谜底,也就明白了事情的全部真相。 2.肇教授是一个在生死关头具有先人后己的崇高献身精神和机智沉着的性格特点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他把自己的水分给大家,自己因“几天不进水”而死;在临死前又想出了“一壶水”的主意来支撑大家走出沙漠,挽救了考察队队员的生命。 3.(1)小说故事情节启示我们:人在任何逆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精神,人没有信念和精神就不能走出困境。(2)从肇教授设计安排“一壶水”最后挽救了考察队员的生命这个具有崇高献身精神和机智沉着性格特点的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伟大的一面,这是任何时代、任何情况下都需要的。(3)从孟海的言行上,我们也看到了人性利己的一面,可以引发人们对伟大与渺小、奉献与自利的思考。(4)从“我”认真履行肇教授的重托,带领大家走向希望的言行中,我们坚信这种崇高的人类精神是永远可以发扬光大的。 4.CD C.“我”不是主人公,主人公是肇教授;D.说“预示将要发生一场为争夺水而进行的流血斗争”不当,小说的情节发展中不会出现同事之间的流血斗争。因为壶里装的是沙子,维护它只不过是维持一种信念。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理解;并举出类似名句像是“鞠  2020-06-17 …

晏子不受辂车乘马翻译!~~齐侯问于晏子曰:“忠臣之事其君何若?”对曰:“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君曰  2020-06-26 …

英语翻译1.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2.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3.呜呼!死  2020-06-30 …

2000年12月25日河南洛阳东都商厦歌舞厅失火造成309人死亡,这些人的死亡并非是被大火烧死,而  2020-07-14 …

“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的翻译?  2020-07-22 …

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A.①归而求救国之策②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B.①翌日,  2020-11-04 …

生物为什么害怕死亡既然死亡之后的事我们都不会察觉到,为什么人会害怕死亡,并且还会因为身边的人的死亡而  2020-12-03 …

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并指出排序理由。①理由之一是死海在地质的构造上恰好处于著名的叙利亚——非洲大断裂  2020-12-06 …

假如你是一名主治医师,你的一位病人在还有就治希望的情况下,因不堪忍受病痛折磨向你要求“安乐死”,而法  2020-12-14 …

一风并龙,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风死路坡东.这句话中的任务和事件《三国演义》中有一幅对联一风并龙,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