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从地理学角度看,古诗描述的是()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D、从平原到山地的地域分异
题目详情
从地理学角度看,古诗描述的是( )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
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D、从平原到山地的地域分异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考点: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专题:
分析:
此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分异规律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其中在低纬度和高纬度最为显著.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分异规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其中在北半球中纬度最为显著.具体表现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形成基础是水分和热量状况,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分异规律是垂直方向更替,其中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山地最为显著.“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诗句里的关键词是:塞北,江南.这两个词语体现的方向是南北,因此从塞北到江南,出现了不同的景观,即不同的自然带,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形成的基础是热量.
A.“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诗句里的关键词是:塞北,江南.这两个词语体现的方向是南北,因此从塞北到江南,出现了不同的景观,即不同的自然带,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形成的基础是热量,故正确;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诗句里的关键词是:塞北,江南.这两个词语体现的方向是南北,因此从塞北到江南,出现了不同的景观,即不同的自然带,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形成的基础是热量,故不符合题意;
C.“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诗句里的关键词是:塞北,江南.这两个词语体现的方向是南北,因此从塞北到江南,出现了不同的景观,即不同的自然带,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形成的基础是热量,故不符合题意;
D.“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诗句里的关键词是:塞北,江南.这两个词语体现的方向是南北,因此从塞北到江南,出现了不同的景观,即不同的自然带,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形成的基础是热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了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分异规律,结合图中的信息解题,难度不大.
考点: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专题:
分析:
此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分异规律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其中在低纬度和高纬度最为显著.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分异规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其中在北半球中纬度最为显著.具体表现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形成基础是水分和热量状况,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分异规律是垂直方向更替,其中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山地最为显著.“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诗句里的关键词是:塞北,江南.这两个词语体现的方向是南北,因此从塞北到江南,出现了不同的景观,即不同的自然带,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形成的基础是热量.
A.“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诗句里的关键词是:塞北,江南.这两个词语体现的方向是南北,因此从塞北到江南,出现了不同的景观,即不同的自然带,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形成的基础是热量,故正确;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诗句里的关键词是:塞北,江南.这两个词语体现的方向是南北,因此从塞北到江南,出现了不同的景观,即不同的自然带,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形成的基础是热量,故不符合题意;
C.“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诗句里的关键词是:塞北,江南.这两个词语体现的方向是南北,因此从塞北到江南,出现了不同的景观,即不同的自然带,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形成的基础是热量,故不符合题意;
D.“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诗句里的关键词是:塞北,江南.这两个词语体现的方向是南北,因此从塞北到江南,出现了不同的景观,即不同的自然带,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形成的基础是热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了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分异规律,结合图中的信息解题,难度不大.
看了从地理学角度看,古诗描述的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我已经拿到了我的F1VISA我订了8月15号的北京飞往旧金山的机票,到达旧金山是当地时间8 2020-05-12 …
舟山的地理位置是怎么的舟山是个海岛城市!纬度是北纬30度!但坐落东海的地理优势,使舟山成为同纬度地 2020-05-16 …
美丽的长白山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如何缩句长白山是旅游胜地.还是“长白山是胜地” 2020-05-17 …
地球内部熔岩压强和大气压强比较谁大?如果地球内部熔岩压强大的话,为什么出现了火山爆发后火山不会一直 2020-06-07 …
知识产权案例题,求解答!M省明山县境内的明山是当地的旅游胜地,明山山高林密,水源充沛,水中含有多种 2020-06-15 …
1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纬度、高度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 2020-06-17 …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到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18-19题.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A 2020-06-27 …
(2013•攀枝花)巫山是盆地与平原的分界山脉. 2020-11-12 …
有这首歌吗?那断裂的巨山是天地的脊梁,那干硬的黄泥是大地的血浆,那如山的尸骨是祖先的悲凉.还有有这首 2020-11-21 …
读中国自然带分布图,回答3~4题.从B-C-D的地域差异较明显的地区是()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C 2020-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