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政治-->
为什么艺术美是审美意识的物化和外化形态?
题目详情
为什么艺术美是审美意识的物化和外化形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来源于客观世界.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这是人们共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艺术家的审美意识作为人类意识的一种特殊的形态,同样是客观存在于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而艺术家的审美情感,作为人类意识的一种特殊形态,也是由客观所触发、所引起的.艺术家审美意识,审美情感的物化,必须借助于客观世界中的物质材料和事物的具体可感性材料,形态才能实现.如画家离开画布、笔、颜色等可感材料,就不可能创造出绘画来;雕塑家离开了木头、泥巴、石块、铜等雕塑材料,也不可能创造出雕塑像来.在文学作品中,语言文字也是一种物质材料.总之,艺术家的创作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否则就无法使审美意识、审美情感物化.我们说,只存在街艺术家心中的艺术构思,不可能成为艺术.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才能够创造出艺术作品来.艺术形象内在美的产生,也必须以现实世界的感性事物为源泉、为材料.在构成艺术美的诸多因素中,各种物质媒介,如声音、色彩、节奏、线条、文字等.这些物质媒介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它们仅仅是构成艺术美形式的因素.绘画中的色彩美,雕塑中的形体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只有服从于艺术形象的内在美,它们才具有审美意义.从艺术家的创作目的看,创作可感的艺术形象,能摸得着看得见,完全是为了能让欣赏者获得愉悦、教育,具有美的享受.因而艺术形象的内在美是构成艺术美的决定性因素.而艺术形象内在美的产生,也必须以现实世界的感性事物材料、为源泉.如传统绘画为表现人的高尚品德,往往选取了梅、兰、竹、松等自然物,作为形象的材料,这样创造出能表现理想人格的、形神兼备的审美意象.如我国传统山水诗,为表现诗人特定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就以山水景物作为形象材料,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意象、意境的产生,都没有离开客观现实世界的各种可感性事物或事物的感性形象.否则,作品的艺术形象无从产生,当然也就谈不上艺术形象的美了.马克思在谈到人类生产时曾指出:“假定我们作为人进行生产,那么我们就一定会在生产中物化自己的个性和个性特点,并在活动中享受到个人的生命表现.”这里说的虽然是一般的人类生产,但也适用于人类艺术生产.人和动物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人有自我意识,即人能把自我当作艺术的对象.实际生活也告诉我们,人不仅能无时无刻地认识、改造自己所生活的客观世界,而且也不断地认识、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艺术,既然是人对世界的一种意识,那么它就不仅仅是对自我以外的客观世界的意识,也是对自我本身的表现.换句话说,艺术不仅是自我以外的客观世界的再现,而且是自我本身的表现.正因为如此,所以对同一客观世界的再现,由于主体因素的不同,在艺术形象中就会产生不同的特点.如同是以荷花作为审美反映的对象,不同的画家对它的反映却因审美理想的不同,即主体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八大山人笔下的荷花,齐白石笔下的荷花与潘天寿笔下的荷花,都因主体因素的不同,审美理想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
看了为什么艺术美是审美意识的物化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埃里克森把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划分为哪些阶段 2020-03-30 …
著名喜剧演员蔡明在《路遇》中扮演一个盲人,由于失明,无论如何也不知道红色是什么。《路遇》中的女主人 2020-05-13 …
有一道题把(-10)-(+11)+(+7)-6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的和的形式”是什么意思怎么写 2020-05-14 …
1.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由细胞产生的代谢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其二氧化碳是以形式通过排出体外.体内的水 2020-05-14 …
意象,是被作者赋予了一定意义的形象。马致远选用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 2020-05-14 …
在传统的购销形式中,有利于多渠道竞争,使各类书店增强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形式是( )A.包销B.寄 2020-05-31 …
一道很有意思的数学题(高手请进,把每一个正整数拆成同底数幂的和的形式,同时满足在每一个拆法中1)只 2020-06-04 …
我们规定,分子是1,分母是正整数的分数叫做单位分数,任意一个真分数都可以表示成不同的单位分数... 2020-06-06 …
意识的形式和意识的内容有什么区别? 2020-06-09 …
matlab如何解|x+3i|=5如题··绝对值就是取模的意思,这个我要算的结果是x=4用solv 2020-06-09 …
相关搜索:为什么艺术美是审美意识的物化和外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