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红军不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山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细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这首诗的作者是?(2)诗中的远征是从
题目详情
红军不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山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细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作者是?
(2)诗中的远征是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
(3)诗中的三军指的是?
(4)你认为诗中描写最惊险的是哪一幕?为什么?
(5)红军这次远征有什么意义?
(1)这首诗的作者是?
(2)诗中的远征是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
(3)诗中的三军指的是?
(4)你认为诗中描写最惊险的是哪一幕?为什么?
(5)红军这次远征有什么意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这首诗是毛泽东所作的《七律•长征》;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因此“远征”指的是红军长征.
(2)长征这一历史事件是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艰难险阻,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3)诗中“三军”指的是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
(4)据材料“金沙水拍云崖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长征途中的渡过金沙江;渡过金沙江,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大渡桥横铁索寒”反映了长征途中的飞夺泸定桥.
(5)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故答案为:
(1)毛泽东.
(2)1934-1936年;
(3)红一、二、四方面军.
(4)渡过金沙江;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5)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长征这一历史事件是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艰难险阻,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3)诗中“三军”指的是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
(4)据材料“金沙水拍云崖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长征途中的渡过金沙江;渡过金沙江,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大渡桥横铁索寒”反映了长征途中的飞夺泸定桥.
(5)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故答案为:
(1)毛泽东.
(2)1934-1936年;
(3)红一、二、四方面军.
(4)渡过金沙江;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5)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看了红军不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积累运用1、读句子,(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万水千山”实指();“只等闲”的意思是 2020-05-13 …
二十分钟内!一题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的“鼓”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五更鼓角声悲壮B.一 2020-05-14 …
观音灵签,第十九签,急水滩头放船归。风波作波欲何为。若要安然求稳静。等待浪静过此危。观音灵签,第十 2020-06-14 …
甲、乙两支温度计,玻璃泡里装等量的水银,甲温度计的玻璃管的内径比乙粗,若两支温度计的分度值相同,则 2020-06-22 …
泱泱华夏五千年英雄辈出,仅秦末有陈胜,吴广,刘邦,项羽,韩信等宋有山东宋江,江南方腊,西北田庆,河 2020-07-26 …
《石钟山记》中与《水经注》对应的原文石钟山记中说:“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微风鼓浪,水石相博 2020-07-29 …
如图表示城市住宅饮用水的处理过程.(1)有一个良好的引用水源很重要,在地底下的水被称为地下水.通常情 2020-12-08 …
对对联:上联:急水滩头放船归,与波作浪欲何为.若要安然求稳定,等待浪静过此危.请问下 2020-12-20 …
理解政策付诸行动材料一: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我国具有了资金、技术、产能、经验等发展优势 2020-12-29 …
有两只大小相同的杯子,各加入了不等量的水,一多一少.李林将这两只杯子里各滴入了一滴墨水,使两只杯子里 2021-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