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料一:地震是群祸之首,是人类生存和文明建设的大敌。它以巨大的能量,瞬息间使成千上万乃至数十万生灵惨遭伤亡,使人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

题目详情

材料一:地震是群祸之首,是人类生存和文明建设的大敌。它以巨大的能量,瞬息间使成千上万乃至数十万生灵惨遭伤亡,使人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地震灾害随之出现了人为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地震灾害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灾害,而是自然作用与人类行为共同引起的综合致灾过程。……人类的科技发现、发明与发展,可能会降低天灾带来的危害,但不能根本消除这种灾害。人们渐渐从噩梦中觉醒: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1)结合材料,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说明怎样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8名中国警察,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践者。不要忘记,在地震来的那一瞬间,他们正在海地履行维和使命,他们正在执行维和任务,他们正在忠于职守。他们没有辜负联合国的重托,他们没有辜负共和国的重托,他们没有辜负全世界人民的希望,他们没有辜负全国人民的希望。他们为正义而牺牲,他们为世界和平而牺牲,他们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英雄,更是世界人民的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提升,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辉煌升华和深刻拓展。

(2)当前,我们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材料三:海地遭遇200多年来最严重地震后,中国国际救援队首先抵达海地首都太子港后,立即协同其他国家救援队在联合国统一指挥下展开救援;美国宣布向海地提供1亿美元援助款;欧盟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向海地提供635万美元救助资金并协调成员国援助行动;古巴政府宣布向海地派遣医疗队;秘鲁决定向海地派飞机并提供食品和药物……

(3)请你对海地灾后重建工作提出几条建议。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实质是人在实践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问题。这要求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经历的很多灾难,都是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的结果。认识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扩展、向前推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不断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这需要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不断反思,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3)国际社会要加大对海地灾后重建工作的支援;海地要大力开展生产自救;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要提供技术支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为海地人民捐款、捐物;灾后重建必须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等。 解析: 本题考查三个单元,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和政治生活。
看了材料一:地震是群祸之首,是人类...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写关于热爱生命的作文,四百字.要用上:“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  2020-06-13 …

左右结构左方右上人下生什么字急死了,  2020-06-16 …

读东南亚主要稻米产区示意图,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A、B、C三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均生产稻  2020-06-28 …

人不穿防护服和戴呼吸机能在火星上生存几微秒?如果从微观时间(10的负N次方秒)上来讲,人体不穿任何防  2020-11-05 …

人不穿防护服和戴呼吸机能在火星上生存几微秒?如果从微观时间(10的负N次方秒)上来讲,人体不穿任何防  2020-11-05 …

假如在生物科技上达到了永生的技术,老年人会变年轻吗不讨论永生的哲学问题以及实现之后的资源问题假设在技  2020-11-05 …

一道圆周的物理题将来人类离开地球到宇宙中生活可以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宇宙村,它是一个圆形密封的建筑,人们  2020-11-25 …

松江区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指出,全力推进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人文生态旅游  2020-11-2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2016上海设计创新论坛上,业内人士产生“奇思妙想”:在上海开展  2020-12-23 …

读东南亚地区图和东南亚主要稻米产区示意图,并根据所给材料回答:材料1:图2中A、B、C三国一直是世界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