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1)如图为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示意图,其中S1、S2为双缝,D为光屏,实验中观察到屏上O点为中央亮纹的中心,P1为第一级亮纹的中心.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将D屏向右平移一段距离,
题目详情
(1)如图为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示意图,其中S1、S2为双缝,D为光屏,实验中观察到屏上O点为中央亮纹的中心,P1为第一级亮纹的中心.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将D屏向右平移一段距离,则______
A.屏上O点仍然为中央亮纹的中心.
B.屏上P1位置仍然可能为亮纹的中心.
C.屏上P1位置可能为暗纹的中心.
D.屏上干涉条纹间距将变小.
(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t=0时刻波形如图所示,振幅5cm,从图示时刻起经0.5s时间x=2的质点P刚好第二次出现波峰,求
①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间
②P点1.1s时位移
③P点2s钟在波的传播方向上通过的路程.

A.屏上O点仍然为中央亮纹的中心.
B.屏上P1位置仍然可能为亮纹的中心.
C.屏上P1位置可能为暗纹的中心.
D.屏上干涉条纹间距将变小.
(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t=0时刻波形如图所示,振幅5cm,从图示时刻起经0.5s时间x=2的质点P刚好第二次出现波峰,求
①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间
②P点1.1s时位移
③P点2s钟在波的传播方向上通过的路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将D屏向右平移一段距离,通过双缝S1、S2的光仍然是相干光,O点的路程差仍然为零,仍然为中央亮纹的中心,故A正确;
B、根据公式△x=
λ可知,L变大,条纹间距变大,所以P1到双缝的光程差小于一个波长,不可能还是亮纹的中心,但可能为暗纹的中心,故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2)①由题,t=0.5s时,质点P第二次出现在正向最大位移处,则有1
T=t=0.5s,得到周期T=0.4s.
波经过一个周期传播到Q点,再经过0.1s,即在t=0.5s时刻,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②1.1s=2
T,经过2
T时,P点处在负的位移最大处,所以位移为-5cm
③P点不随波传播,所以P点2s钟在波的传播方向上通过的路程为0.
故答案为:(1)AC;
(2)①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间为t=0.5s;
②P点1.1s时位移为-5cm;
③P点2s钟在波的传播方向上通过的路程为0.
B、根据公式△x=
L |
d |
故选:AC
(2)①由题,t=0.5s时,质点P第二次出现在正向最大位移处,则有1
1 |
4 |
波经过一个周期传播到Q点,再经过0.1s,即在t=0.5s时刻,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②1.1s=2
3 |
4 |
3 |
4 |
③P点不随波传播,所以P点2s钟在波的传播方向上通过的路程为0.
故答案为:(1)AC;
(2)①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间为t=0.5s;
②P点1.1s时位移为-5cm;
③P点2s钟在波的传播方向上通过的路程为0.
看了(1)如图为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夏朝、商朝人名字多用天干、地支.这是为什么?2、夏朝、商朝人的姓氏为何与现在的姓氏不同,有些姓 2020-06-15 …
1.杨氏双缝实验中,双缝间距减少,屏上显现的干涉条纹间距如何变化?若使双缝屏距离减少,屏上干涉条纹 2020-07-16 …
(1)欧美一些国家温度单位是华氏度,华氏度的冰点是多少?沸点是多少?1摄氏度相当于多少华氏度?华氏 2020-07-20 …
荷兰人华伦海特引入了华氏温度,规定水凝固时的温度为32华氏度,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为212华氏度 2020-11-11 …
图1所示为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示意图,取纸面为yz平面.y、z轴的方向如图所示.线光源S通过z轴,双缝 2020-11-16 …
在做测量物体温度实验时.小明使用的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为1摄氏度,但他发现温度计放进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 2020-11-24 …
小明把摄氏温标下水银的凝固点是-38.8摄氏度,沸点是357摄氏度,如果规定水银的凝固点是0摄氏度, 2020-12-19 …
用两支温度计测同一个人的体温,测量值为38.9摄氏度和37.1摄氏度,则这个人的体温一定是().A. 2020-12-31 …
用两支温度计测同一个人的体温,测量值为38.9摄氏度和37.1摄氏度,则这个人的体温一定是().A. 2020-12-31 …
有一种华氏温度,它的刻度方法是将在通常情况下沸水的温度定为212华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32华氏 2021-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