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政治-->
世界是我的意志,这个哲学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它是否正确?如题
题目详情
世界是我的意志,这个哲学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它是否正确?
如题
如题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它的依据是很简单的,如果意志不存在,那么任何事物都无法被认识,从而不存在价值.这里的“世界”指的并不是客观世界,而是指代人的主观世界,任何人都是生活在主观世界里的.
这句话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原本就不存在“世界”这么一个东西,除非有人能拿出一个具体事物指着说“这就是世界”.“世界”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椅子是椅子,包是包,世界什么都不是,你永远找不到一个东西可以说它是世界.正因为世界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它是有意志产生的,这一点没有任何可以质疑的地方.
但是“世界是我的意志”这种哲学观点的片面性非常大,因为作为我的主体是如何去创造主观世界的过程,它完全没有解释.意志并不是凭空存在,我们来简单地说明一下意志,把意志划分成“领会”、“思维”和“表达”的过程.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会有那么多的矛盾与争论了.
可以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矛盾的中心就在于“思维”和“领会”哪个在第一位.
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很明显他们认为“领会”是占主导地位的,因为我们不能凭空思维,必须先领会身边现实存在的东西,我们才会有思维的基础.而唯心主义者则认为“思维”是占主导地位的,我们通过思维来创造主观世界,把主观世界不需要的客体排除在外.
这两中方法看似截然不同,实则他们犯了相同的错误.他们都把“意识”这个主体和“世界”这个客体人为的对立起来了.也就是说,把人和世界分离开来,然后去讨论到底是人去认识、标记这个世界,还是世界客观地影响人的意识.实际上,任何人都不能跳出世界之外去理解世界,任何世界也无法去影响不在这个世界中的人.
简单的说,“思维”和“领会”是一个整体,没有先后之分.我们在思维的同时必然已经对这个事物有所“领会”了,而“思维”的结果又会重新规划我们对事物的“领会”形成新的“思维”.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一个人从来没有见到过电脑,你现在把电脑摆在他的面前,他肯定没有“领会”过电脑这个东西,但并不代表他就会凭空靠“思维”去创造一个“领会”,就算他不知道眼前的东西是电脑,但他肯定也会根据这个东西的特征来进行“思维”,并将这个“思维”的结果来代替旧有的“领会”,比如说把它定义成“新型的电视机”,而当我们把这个东西叫做电脑告诉他以后,他又通过“领会”我们的话来进行“思维”,再用这个“思维”的结果来重新规划他的“领会”,这个时候在他的领会中这个事物就是电脑了.
从上面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思维”和“领会”是一个整体,是同时进行.我们的“思维”是建立在“领会”上的,而我们的“领会”的东西并不是客观的事物而是我们“思维”的结果.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对着同一样事物,我们第一次把它“领会”为“新型的电视机”而第二次的“领会”就成了“电脑”了.因为我们进行了两次不同的“思维”,所以其结果自然不同.
经过这样的分析之后,我们在回到唯物和唯心的问题上来,那就很容易能够理清当中的矛盾了.
实际上主观世界的生成和对客观世界的领会它也是一个整体,是不能分开来看待的.的确,客观事物可以影响我们的主观世界,但是在此同时,主观意识其实已经在对这个客观事物进行规划了,随着时间的转移,我们的意识不断地重新规划世界,最终得到一个和客观世界相近似的主观世界.这个世界必然与真实的客观世界不同但也绝不是凭空存在的.
总而言之,我们不可能随意去创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但也不代表我们只是被动的接受客观事物.原本意志与世界就是一个整体,请不要认为地对立他们.
这句话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原本就不存在“世界”这么一个东西,除非有人能拿出一个具体事物指着说“这就是世界”.“世界”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椅子是椅子,包是包,世界什么都不是,你永远找不到一个东西可以说它是世界.正因为世界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它是有意志产生的,这一点没有任何可以质疑的地方.
但是“世界是我的意志”这种哲学观点的片面性非常大,因为作为我的主体是如何去创造主观世界的过程,它完全没有解释.意志并不是凭空存在,我们来简单地说明一下意志,把意志划分成“领会”、“思维”和“表达”的过程.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会有那么多的矛盾与争论了.
可以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矛盾的中心就在于“思维”和“领会”哪个在第一位.
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很明显他们认为“领会”是占主导地位的,因为我们不能凭空思维,必须先领会身边现实存在的东西,我们才会有思维的基础.而唯心主义者则认为“思维”是占主导地位的,我们通过思维来创造主观世界,把主观世界不需要的客体排除在外.
这两中方法看似截然不同,实则他们犯了相同的错误.他们都把“意识”这个主体和“世界”这个客体人为的对立起来了.也就是说,把人和世界分离开来,然后去讨论到底是人去认识、标记这个世界,还是世界客观地影响人的意识.实际上,任何人都不能跳出世界之外去理解世界,任何世界也无法去影响不在这个世界中的人.
简单的说,“思维”和“领会”是一个整体,没有先后之分.我们在思维的同时必然已经对这个事物有所“领会”了,而“思维”的结果又会重新规划我们对事物的“领会”形成新的“思维”.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一个人从来没有见到过电脑,你现在把电脑摆在他的面前,他肯定没有“领会”过电脑这个东西,但并不代表他就会凭空靠“思维”去创造一个“领会”,就算他不知道眼前的东西是电脑,但他肯定也会根据这个东西的特征来进行“思维”,并将这个“思维”的结果来代替旧有的“领会”,比如说把它定义成“新型的电视机”,而当我们把这个东西叫做电脑告诉他以后,他又通过“领会”我们的话来进行“思维”,再用这个“思维”的结果来重新规划他的“领会”,这个时候在他的领会中这个事物就是电脑了.
从上面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思维”和“领会”是一个整体,是同时进行.我们的“思维”是建立在“领会”上的,而我们的“领会”的东西并不是客观的事物而是我们“思维”的结果.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对着同一样事物,我们第一次把它“领会”为“新型的电视机”而第二次的“领会”就成了“电脑”了.因为我们进行了两次不同的“思维”,所以其结果自然不同.
经过这样的分析之后,我们在回到唯物和唯心的问题上来,那就很容易能够理清当中的矛盾了.
实际上主观世界的生成和对客观世界的领会它也是一个整体,是不能分开来看待的.的确,客观事物可以影响我们的主观世界,但是在此同时,主观意识其实已经在对这个客观事物进行规划了,随着时间的转移,我们的意识不断地重新规划世界,最终得到一个和客观世界相近似的主观世界.这个世界必然与真实的客观世界不同但也绝不是凭空存在的.
总而言之,我们不可能随意去创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但也不代表我们只是被动的接受客观事物.原本意志与世界就是一个整体,请不要认为地对立他们.
看了世界是我的意志,这个哲学观点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人在脑海中有什么数字?潜意识中?我们老师经常叫学号让人回答问题,但他老叫到我,我的学号是26,这是不 2020-03-30 …
英语翻译你最喜欢的学科是什么?你们什么时候上生物课?他们为什么喜欢数学?因为数学有意思.Lily的 2020-04-09 …
心理学的问题.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同学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的注意是什么注意?a不随意注意b随 2020-05-13 …
为什么要有数学这门学科啊?创建这门学科的本意是什么?是为了证明这个世界的本质么?最不想学数学,它仿 2020-05-21 …
里面的''会意''是啥意思?老师一进教室就微笑着把我的目光投到我的身上,全班同学都会意的笑了.如果 2020-05-22 …
全班同学都会意的笑了,中的会意是啥意思? 2020-06-07 …
有句名言是怎么说的,大意是数学,物理,医学是世界的一部分,但是诗意,音乐,艺术才是生活.意思大意是 2020-06-10 …
数学是世上最难的学问吗世上最难的学问是什么注意是现在已经存在的独立学科,你们认为是什么呢? 2020-06-10 …
在某大学任意选出一名学生.令:A={选出的学生是男生},B={选出的学生是三年级学生},C={选出 2020-06-10 …
学分制收费什么意思比如我要上南广学院(三本),它的学费是14000,每学分是210元,那么学分收费 2020-0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