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古代中国自西汉始,便将礼教炳常奉为立法、司法的指导思想,“明礼以导民”、“德主刑辅”、“明刑弼教”是古代中国法制的基本原则。并从“齐家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自西汉始,便将礼教炳常奉为立法、司法的指导思想,“明礼以导民”、“德主刑辅”、“明刑弼教”是古代中国法制的基本原则。并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出发,.将孝移作忠,将父权延伸为君权,从而将维系血缘家庭的伦理道德同维护君主政权和社会秩序的国家法律彼此相通。家庭伦理与法律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我国古代社会是典型的宗法家族和君主专制社会,这种传统社会不断发展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法律自我发展的张力匮乏,法律成为伦理道德体系和行政命今的附庸。
-一摘级自张历凭《中闯古代法律思想的历史发展及特点》
材料二 在古代中国人眼里,法即是刑,是镇压手段,是用以维护封建国家的工具,而忽略对个体权利的追求。君主始终掌握最高立法权,皇帝诏赦往往直接成为法律,皇帝可修改或废止法律,形成了以维护皇权为核心的统一适用的法律体系,这在西方封建时代是不曾有过的。在西方,以古希腊、罗马法为代表,在起源时就被看作社会关系的调节者。是一种确立权利义务的准则和保障权利义务的手段。尤其在古罗马法中已包括了大量的私法规定和私法学说。而古雅典法律,则根据民主原列,规定凡是多数公民要求做的,政府必须去做,多数公民反对的,政府就不能去做。
-摘编自杨明霞《古代中国与西欧法起源的法律价值观之比较研究》
材料三 古代中国和西方都强调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但是,不同的是,中国的道德后来发展成了君臣分离、自上而下的“民本”;而西方的道德后来则发展成了君权源自臣民、自下而上的“民主”。正是由于“道德”不同的内核,中国“亲亲尊尊”的道德观,使法律一直是政治统治的一种工具,而且还是次要的工具,而西方后世学者将“道德”与平等自由和民主等“价值”联系了起来;当法治与个人主义“价值理想”联系起来之后,西方近现代“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才得以产生。
-摘编自徐爱国:《古代中西方法律工具论的比较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法律制度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希腊罗马与古代中国法律制度的不同,这种差异对后世造成了怎样不同的历史影响。
材料一 古代中国自西汉始,便将礼教炳常奉为立法、司法的指导思想,“明礼以导民”、“德主刑辅”、“明刑弼教”是古代中国法制的基本原则。并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出发,.将孝移作忠,将父权延伸为君权,从而将维系血缘家庭的伦理道德同维护君主政权和社会秩序的国家法律彼此相通。家庭伦理与法律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我国古代社会是典型的宗法家族和君主专制社会,这种传统社会不断发展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法律自我发展的张力匮乏,法律成为伦理道德体系和行政命今的附庸。
-一摘级自张历凭《中闯古代法律思想的历史发展及特点》
材料二 在古代中国人眼里,法即是刑,是镇压手段,是用以维护封建国家的工具,而忽略对个体权利的追求。君主始终掌握最高立法权,皇帝诏赦往往直接成为法律,皇帝可修改或废止法律,形成了以维护皇权为核心的统一适用的法律体系,这在西方封建时代是不曾有过的。在西方,以古希腊、罗马法为代表,在起源时就被看作社会关系的调节者。是一种确立权利义务的准则和保障权利义务的手段。尤其在古罗马法中已包括了大量的私法规定和私法学说。而古雅典法律,则根据民主原列,规定凡是多数公民要求做的,政府必须去做,多数公民反对的,政府就不能去做。
-摘编自杨明霞《古代中国与西欧法起源的法律价值观之比较研究》
材料三 古代中国和西方都强调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但是,不同的是,中国的道德后来发展成了君臣分离、自上而下的“民本”;而西方的道德后来则发展成了君权源自臣民、自下而上的“民主”。正是由于“道德”不同的内核,中国“亲亲尊尊”的道德观,使法律一直是政治统治的一种工具,而且还是次要的工具,而西方后世学者将“道德”与平等自由和民主等“价值”联系了起来;当法治与个人主义“价值理想”联系起来之后,西方近现代“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才得以产生。
-摘编自徐爱国:《古代中西方法律工具论的比较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法律制度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希腊罗马与古代中国法律制度的不同,这种差异对后世造成了怎样不同的历史影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将礼教炳常奉为立法、司法的指导思想”“齐家、治国、平天下”“法律自我发展的张力匮乏,法律成为伦理道德体系和行政命今的附庸”表明礼法结合;忽视个体,家国一体;以刑法为主,强调“人治”....
看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孔子曾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古罗马普卢塔克的名言:“道德是永存 2020-06-12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司马迁退礼司马迁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汉武帝的时候,司马迁担 2020-06-27 …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的意思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2020-07-16 …
关于礼的古诗词越多越好礼仪或者礼节都可以古诗词 2020-07-25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司马迁退礼司马迁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汉武帝的时候,司马迁担 2020-07-28 …
“礼物”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为了表示尊敬或庆贺而赠送的礼品.古语云:“千里送鹅毛,礼 2020-11-05 …
礼在古人生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因此形成了大量含有“礼”字的词语.下列词语中,“礼”指特定的礼节和仪式 2020-11-0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古人比较重视步和行,无论是走路的速度,还是步形、体态都有较明确的划定和 2020-12-1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古人的步行古人比较重视步行,无论是走路的速度,还是步形、体态都有较为明确的划定和区别。 2020-12-14 …
阅读下文,回答1~4题。古人比较重视步行,无论是走路的速度,还是步形、体态都有较为明确的划定和区别。 2020-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