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25分)大时代的写家——人民艺术家老舍李伟老舍是一个知识分子与普通百姓都喜爱的作家。北京的百姓熟知老舍,就像熟知前门、大栅栏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25分)

大时代的写家

——人民艺术家老舍

李 伟

老舍是一个知识分子与普通百姓都喜爱的作家。北京的百姓熟知老舍,就像熟知前门、大栅栏一样。

1899年2月3日,老舍出生在一个穷旗兵的家里。因出生日期临近春节,父亲便给小儿子起了个名字叫舒庆春。父亲死后,养家的重担都压在母亲身上,她靠为别人洗衣服换取微薄的收入。在小说《月牙儿》中,老舍有这样的描写:“那些臭袜子,硬牛皮似的,都是铺子里的伙计们送来的。妈妈洗完这些牛皮就吃不下饭。……妈妈的手起了层鳞,叫她给搓搓背顶解痒痒了。”至于吃,一天通常只有两顿饭。在《勤俭持家》一文中提道:“像我家,夏天佐饭的‘菜’往往是盐拌小葱,冬天是腌白菜帮子,放点辣椒油。”

老舍的一家,祖辈都是文盲,一个很偶然机会,他受善人刘寿绵的资助上了私塾,随后又考上了中学和北京师范学校。6年后,不满19岁的老舍从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3年后被提升为北郊劝学员。

1922年,老舍辞去了劝学员职位,不久后,他在基督教会受洗礼并结识燕京大学英籍教授易文思,后来经易文思介绍,他前往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在伦敦,老舍写作的师傅,就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第一部《老张的哲学》,便是仿照狄更斯的小说《匹克威克外传》。1930年,当老舍回国到齐鲁大学、山东大学任教师时,已经是著名作家了。

从英国回来后,老舍发现当时的文坛思潮与文学争论此起彼伏。对此老舍却置身事外,只做个旁观者。老舍不属于任何一边,他是独立抑或孤立的,既没有他趋奉的对象,也没有谁表示要与他同气相求。老舍始终坚称自己是“写家”,而刻意与“作家”称谓划清界限。他从不把自己的写作看多高,认为自己与“德成粮店的写账先生”是同等的“写家”。以一种“独立不倚”的精神状态屹立于文坛。

1936年,山东大学受“一二·九运动”的影响,也开始了学生运动。老舍借此机会,正式辞去了教职。过上了专门靠写作换取收入的日子。就在这段时间,他写出了《骆驼祥子》和《我这一辈子》两大代表作。到了1937年7月,抗战爆发,日军炮舰集结胶州湾。当民族生存问题成为压倒一切的问题时,个人的悲喜变得无足轻重。具备救国济世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纷纷投入抗战的洪流。老舍也不例外,他成为了千千万万救亡者中的一员。他对臧克家说:“国难当头,抗战第一,我们不能老把个人和家庭挂在心头上!……”此时,老舍从一个向来只在文坛“边缘”弄笔的自由撰稿人,变成文坛上呼朋唤友的大忙人。

抗战胜利后,老舍受美国国务院之邀,赴美讲学一年。在美期间,他完成了《四世同堂》最后一部的写作。

1949年底老舍归国时,他直接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他看到身边的底层人民翻身过上了新生活,生活虽然依旧困苦,但毕竟充满了希望。在“狂喜”之中,老舍开始全身心地以他的才华服务于新中国。很快,他便写出了话剧《龙须沟》,并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此时老舍在创作中一直真诚、执着地思考自己与人民的关系,自己作品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反映人民生活为己任,为此苦恼,为此焦虑,孜孜以求。

遗憾的是1966年爆发的“文革”,他带着心灵和身体的累累伤痕,自沉于北京西北郊的太平湖。

老舍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文字仿佛残留于世的碑文,他的作品见证了老北京的人间喜剧。不仅描摹了一道风景,而且也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里。 (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本文以深沉凝练的笔触,全方位的展示了老舍的独特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凸显了一代大家的人格魅力和艺术影响力。

B.老舍始终坚持称自己为“写家”,还戏谑地称自己等同于“德成粮店的写账先生”,体现了老舍把自己看得很低,很谦虚。

C.山东大学受“一二·九运动”的影响,开始了学生运动,老舍先生辞去了教职,这表明他追求一种“独立不倚”的精神。

D.老舍因为经历的坎坷,艺术追求的与众不同,创作理念的独到,所以他被边缘化,一度是文坛的“边缘人”。

E.本文开头反复引用老舍的小说,这些引用的文字让我们了解到老舍能对生活有深刻独到的感悟都与其人生经历密不可分。

2.因创作话剧《龙须沟》老舍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结合文章说说老舍被授予该称号的原因?

3.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4.老舍生于寒门,长于贫困,历经战乱,从小胡同的苦孩子到蜚声文坛的作家,从大杂院走向世界文坛。古语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结合文本和生活感悟,谈谈你的看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E3分,C2分,B1分。选A.D不给分。2. ① 老舍出身于一个穷旗兵的家庭,父亲的早逝,家中的困顿让他深刻领悟到了人世间的艰辛,对人间的悲辛有一种彻骨的体会,所以他的作品往往聚焦于下层百姓,作品常常表...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9世纪,精细描绘人物或景物细节的写实画家在欧美仍然占有很大市场,进入20世纪之后,他们的市场日益  2020-05-16 …

读材料,填写表格.材料一:林丽家是浙江绍兴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家里承包着20亩水稻田和3亩鱼塘.材料  2020-06-21 …

普通一员中写到总理瞪了他一眼总理又瞪了他一眼至两句话说明了什么?普通一员1966年邢台发生地震后,  2020-07-02 …

根据下列提示,写一篇介绍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的文章。1.袁隆平,1937年9月7日出生在重庆的  2020-07-18 …

李民家的鱼缸长50CM宽4cm李民的爸爸向里面注入了35cm高的水.李民家的鱼缸长50CM宽4cm  2020-08-02 …

看看有没有跑题!黑龙江考生!中国崛起的那个.我写的是有关民生的,意思是近年来体会到国家越来越关注民生  2020-11-05 …

下列文学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高晓声,当代作家,创作题材为农村、农民。是继鲁迅、赵树理之后中国  2020-11-11 …

在山东济宁嘉祥农村,有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们为了给三个孩子筹集学费,用尽一切方式.每逢春节这个家庭  2020-11-13 …

下列各句中意思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位著名作家写了一部描写农民现状的小说《空槐》以后,便一发而  2020-11-26 …

下面是对24位同学的零用钱进行的调查,请阅读后据此写出一个结论,再写出自己的观点每月30元以下的有7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