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①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 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 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 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 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 ,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 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①亦:这里是“只”的意思. ②土庶人:土和庶人.庶人即老百姓. ③交征:互相争夺.征,取.  ④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⑤安:乐意.⑥比:替,为;一:全,都;洒:洗刷.全句说,希望为全体死难者报仇雪恨. ⑦地方百里:方圆百里的土地. ⑧易耨:及时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
1.下列各项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不夺不 餍   餍:满足
B.且人 恶 之  恶:凶恶
C.天下莫 强 焉  强:强大
D.彼 夺 其民时  夺:剥夺
2.下列各项中,加粗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杀人 以 梃与刃/申之 以 孝悌之义
B.为 其 象人而用之也/非我爱 其 财而易之以羊也
C.南辱 于 楚/王无异 于 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D.王往 而 征之/尽心力 而 为之
3.下列各项是对所选文段的分析,有错的是(    )
A.梁惠王问利,而孟子认为,应重义轻利,否则天人人争利,必以下犯上,国家就危险了.
B.孟子认为,人君应该行政,应该重视仁义,不能够率兽而食人,使自己的臣民饥饿而死.
C.梁惠王问怎样才能为死去的儿子报仇,孟子认为应施仁政,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D.孟子认为,一国之君只有施行仁政,百姓才能坚守孝悌忠信,这样的国家才能天下无敌.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
2.A
3.C
4.
(1)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 讲义 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 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2)让身强力壮的 闲暇时间培养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 在家 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奉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军队了.
看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阅读下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