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杨伦字仲理,陈留东昏人也。少为诸生,师事司徒丁鸿,习《古文尚书》.为郡文学掾。更历数将,志乖于时,以不能人间事,遂去职,不复应州郡命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杨伦字仲理,陈留东昏人也。少为诸生,师事司徒丁鸿,习《古文尚书》.为郡文学掾。更历数将,志乖于时,以不能人间事,遂去职,不复应州郡命。讲授于大泽中,弟子至千余人。元初中,郡礼请,三府并辟,公车征,皆辞疾不就。
后特征博士,为清河王傅。是岁,安帝崩,伦辄弃官奔丧,号泣阙下不绝声。阎太后以其专擅去职,坐抵罪。
顺帝即位,诏免伦刑,遂留行丧于恭陵。服阕,征拜侍中。是时,邵陵令任嘉在职贪秽,因迁武威太守,后有司奏嘉臧罪千万,征考廷尉,其所牵染将相大臣百有余人。伦乃上书曰: “臣闻《春秋》诛恶及本,本诛则恶消;振裘持领,领正则毛理。今任嘉所坐狼藉,未受辜戮,猥以垢身,改典大郡,自非案坐举者,无以禁绝奸萌。往者湖陆令张叠、萧令驷贤、徐州刺史刘福等,衅秽既章,咸伏其诛,而豺狼之吏至今不绝者,岂非本举之主不加之罪乎?昔齐威之霸,杀奸臣五人,并及举者,以弭谤讟。当断不断,《黄石》所戒。夫圣王所以听僮夫匹妇之言者,犹尘加嵩岱,雾集淮海,虽未有益,不为损也。惟陛下留神省察。”奏御,有司以伦言切直辞不逊顺下之。尚书奏伦探知密事,激以求直。坐不敬,结鬼薪。诏书以伦数进忠言,特原之,免归田里。
阳嘉二年,征拜太中大夫。大将军梁商以为长史。谏诤不合,出补常山王傅,病不之官。诏书敕司隶催促发遣,伦乃留河内朝歌,以疾自上,曰:“有留死一尺,无北行一寸。刎颈不易,九裂不恨。匹夫所执,强于三军。固敢有辞。”帝乃下诏曰:“伦出幽升高,宠以藩傅,稽留王命,擅止道路,托疾自从,苟肆狷志。”遂征诣廷尉,有诏原罪。
伦前后三征,皆以直谏不合。既归,闭门讲授,自绝人事。公车复征,逊遁不行,卒于家。
(选自《后汉书•儒林传》)(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更历数将,志乖于时,以不能人间事,遂去职。
②阎太后以其专擅去职,坐抵罪。
③匹夫所执,强于三军。
(3)用一个四字短语概况杨伦的主要品质。
杨伦字仲理,陈留东昏人也。少为诸生,师事司徒丁鸿,习《古文尚书》.为郡文学掾。更历数将,志乖于时,以不能人间事,遂去职,不复应州郡命。讲授于大泽中,弟子至千余人。元初中,郡礼请,三府并辟,公车征,皆辞疾不就。
后特征博士,为清河王傅。是岁,安帝崩,伦辄弃官奔丧,号泣阙下不绝声。阎太后以其专擅去职,坐抵罪。
顺帝即位,诏免伦刑,遂留行丧于恭陵。服阕,征拜侍中。是时,邵陵令任嘉在职贪秽,因迁武威太守,后有司奏嘉臧罪千万,征考廷尉,其所牵染将相大臣百有余人。伦乃上书曰: “臣闻《春秋》诛恶及本,本诛则恶消;振裘持领,领正则毛理。今任嘉所坐狼藉,未受辜戮,猥以垢身,改典大郡,自非案坐举者,无以禁绝奸萌。往者湖陆令张叠、萧令驷贤、徐州刺史刘福等,衅秽既章,咸伏其诛,而豺狼之吏至今不绝者,岂非本举之主不加之罪乎?昔齐威之霸,杀奸臣五人,并及举者,以弭谤讟。当断不断,《黄石》所戒。夫圣王所以听僮夫匹妇之言者,犹尘加嵩岱,雾集淮海,虽未有益,不为损也。惟陛下留神省察。”奏御,有司以伦言切直辞不逊顺下之。尚书奏伦探知密事,激以求直。坐不敬,结鬼薪。诏书以伦数进忠言,特原之,免归田里。
阳嘉二年,征拜太中大夫。大将军梁商以为长史。谏诤不合,出补常山王傅,病不之官。诏书敕司隶催促发遣,伦乃留河内朝歌,以疾自上,曰:“有留死一尺,无北行一寸。刎颈不易,九裂不恨。匹夫所执,强于三军。固敢有辞。”帝乃下诏曰:“伦出幽升高,宠以藩傅,稽留王命,擅止道路,托疾自从,苟肆狷志。”遂征诣廷尉,有诏原罪。
伦前后三征,皆以直谏不合。既归,闭门讲授,自绝人事。公车复征,逊遁不行,卒于家。
(选自《后汉书•儒林传》)(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服阕 | 阕:服丧期满 |
B.改典大郡 | 典:标准,法则 |
C.衅秽既章 | 章:显著,明显 |
D.刎颈不易 | 易:改变 |
①更历数将,志乖于时,以不能人间事,遂去职。
②阎太后以其专擅去职,坐抵罪。
③匹夫所执,强于三军。
(3)用一个四字短语概况杨伦的主要品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 反而叫他主治大郡.典:主管、掌管.
(2)①数:几个,几位;以:因为;遂:于是,就.句子翻译为:经历了好几位将官,(杨伦的)志向与时俗不一致,因为不擅长处理世间的事情,杨伦就辞去了官职.
②以:因为;去:离开;坐:犯罪.句子翻译为:阎太后因杨伦擅自离开职守,给他判了罪.
③匹夫:平民;强:强大;强于三军:介词结构后置句.句子翻译为:平民百姓坚持的,比三军的力量还要强大.
(3)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结合文中的事例以及一些相关句子“匹夫所执,强于三军”,可以看出其为人:正直不阿(意思对即可).
答案:
(1)B 典:主管、掌管.
(2)①经历了好几位将官,(杨伦的)志向与时俗不一致,因为不擅长处理世间的事情,杨伦就辞去了官职.
②阎太后因杨伦擅自离开职守,给他判了罪.
③平民百姓坚持的,比三军的力量还要强大.
(3)正直不阿(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杨伦字仲理,是陈留郡东昏县人.年少时是在学的弟子,拜司徒丁鸿为师,学习《古文尚书》.他担任郡文学掾,经历了好几个将军,志向与当时乖违,因为不能应付人间事,就只好离职,不再应州郡的征召.他在大泽中讲授,弟子达到一千多人.元初年间,郡里以礼制聘请,三府也一并来召他做官,公车征召,他都以病辞谢不去就职.
后来特征为博士,担任清河王傅.这一年,安帝逝世,杨伦立即弃官奔丧,在阙下号哭不断绝声音.阎太后认为他擅自离职,就罢了他的官.
顺帝登位,下诏免除杨伦的刑罚,就留在恭陵服丧.服丧期间,召拜为侍中.这时郡陵令任嘉在职贪污,因而迁升为武威太守,后来有司上奏任嘉贪污罪千万,召到廷尉审讯,他所牵连污染的将相大臣有百余人.杨伦于是上书说:“臣听说《春秋》诛恶达到根本,惩治根本就恶消.振动皮衣执持衣领,衣领正就毛顺.现在任嘉所犯行为不检,名声败坏,没有受到刑戮,以垢污之身,反而叫他主治大郡,自然不是惩治举荐的人,就没有法子来禁绝奸邪的萌生.从前湖陆县令张叠、萧县令驷贤、徐州刺史刘福等,都伏罪受诛,而豺狼般的官吏至今仍然不断出现,难道不是本来推荐的后台没有加以罪诛的缘故吗?从前齐威公的称霸,杀奸臣五人,并诛杀举荐的人,以止息怨言.圣王所以听男佣人和女平民的话,虽说没有增加什么,但也没有使它失去什么呢.希望陛下留神察看.”奏上皇帝,有司认为杨伦的话急迫直率,言辞不谦逊和顺,把他下交廷尉.尚书奏杨伦探知机密事,用激烈的言辞求得直率的名声,犯不敬的罪名,定为当受“鬼薪”的刑罚.诏书认为杨伦屡次进忠言,特别原谅(赦免)他,免去官职,回归里乡.
阳嘉二年,召拜太中大夫.大将军梁商任他为长史.直言规劝,不合大将军意见,离开禁省,出外补常山王傅,因病不赴任,诏书敕司隶催促发送,杨伦于是留河内郡朝歌县,因病自己上书,说:“只有留死一尺,绝不北行一寸.杀头不改,九死不恨.匹夫所坚持的志气,比三军还强.因此敢于上词.”安帝就下诏说:“杨伦出低处,升高处,宠赐他藩傅的职位,他却延滞王命,擅自停止在道路中间,托词有病,依从自己的意思,真是放肆偏激的志向.”于是召他到廷尉,下诏令赦免他的罪.
杨伦前后三次被征举,都因极言直谏,与上司不合.既已回家,闭门讲授,自己与人事断绝.公车又来征召,退避逃遁不去,死在家里.
(2)①数:几个,几位;以:因为;遂:于是,就.句子翻译为:经历了好几位将官,(杨伦的)志向与时俗不一致,因为不擅长处理世间的事情,杨伦就辞去了官职.
②以:因为;去:离开;坐:犯罪.句子翻译为:阎太后因杨伦擅自离开职守,给他判了罪.
③匹夫:平民;强:强大;强于三军:介词结构后置句.句子翻译为:平民百姓坚持的,比三军的力量还要强大.
(3)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结合文中的事例以及一些相关句子“匹夫所执,强于三军”,可以看出其为人:正直不阿(意思对即可).
答案:
(1)B 典:主管、掌管.
(2)①经历了好几位将官,(杨伦的)志向与时俗不一致,因为不擅长处理世间的事情,杨伦就辞去了官职.
②阎太后因杨伦擅自离开职守,给他判了罪.
③平民百姓坚持的,比三军的力量还要强大.
(3)正直不阿(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杨伦字仲理,是陈留郡东昏县人.年少时是在学的弟子,拜司徒丁鸿为师,学习《古文尚书》.他担任郡文学掾,经历了好几个将军,志向与当时乖违,因为不能应付人间事,就只好离职,不再应州郡的征召.他在大泽中讲授,弟子达到一千多人.元初年间,郡里以礼制聘请,三府也一并来召他做官,公车征召,他都以病辞谢不去就职.
后来特征为博士,担任清河王傅.这一年,安帝逝世,杨伦立即弃官奔丧,在阙下号哭不断绝声音.阎太后认为他擅自离职,就罢了他的官.
顺帝登位,下诏免除杨伦的刑罚,就留在恭陵服丧.服丧期间,召拜为侍中.这时郡陵令任嘉在职贪污,因而迁升为武威太守,后来有司上奏任嘉贪污罪千万,召到廷尉审讯,他所牵连污染的将相大臣有百余人.杨伦于是上书说:“臣听说《春秋》诛恶达到根本,惩治根本就恶消.振动皮衣执持衣领,衣领正就毛顺.现在任嘉所犯行为不检,名声败坏,没有受到刑戮,以垢污之身,反而叫他主治大郡,自然不是惩治举荐的人,就没有法子来禁绝奸邪的萌生.从前湖陆县令张叠、萧县令驷贤、徐州刺史刘福等,都伏罪受诛,而豺狼般的官吏至今仍然不断出现,难道不是本来推荐的后台没有加以罪诛的缘故吗?从前齐威公的称霸,杀奸臣五人,并诛杀举荐的人,以止息怨言.圣王所以听男佣人和女平民的话,虽说没有增加什么,但也没有使它失去什么呢.希望陛下留神察看.”奏上皇帝,有司认为杨伦的话急迫直率,言辞不谦逊和顺,把他下交廷尉.尚书奏杨伦探知机密事,用激烈的言辞求得直率的名声,犯不敬的罪名,定为当受“鬼薪”的刑罚.诏书认为杨伦屡次进忠言,特别原谅(赦免)他,免去官职,回归里乡.
阳嘉二年,召拜太中大夫.大将军梁商任他为长史.直言规劝,不合大将军意见,离开禁省,出外补常山王傅,因病不赴任,诏书敕司隶催促发送,杨伦于是留河内郡朝歌县,因病自己上书,说:“只有留死一尺,绝不北行一寸.杀头不改,九死不恨.匹夫所坚持的志气,比三军还强.因此敢于上词.”安帝就下诏说:“杨伦出低处,升高处,宠赐他藩傅的职位,他却延滞王命,擅自停止在道路中间,托词有病,依从自己的意思,真是放肆偏激的志向.”于是召他到廷尉,下诏令赦免他的罪.
杨伦前后三次被征举,都因极言直谏,与上司不合.既已回家,闭门讲授,自己与人事断绝.公车又来征召,退避逃遁不去,死在家里.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怎样仿写苏教版第12册语文书-理想的风筝?(急用) 2020-05-1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尚书省,尚书令一人,正二品,掌典领百官,其属有六部尚书….中书省. 2020-06-17 …
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 2020-06-26 …
《通典·职官典》中“尚书”一词解释有两条①“秦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书。”②“尚书省,事 2020-06-26 …
《通典•职官典》中“尚书”一词解释有两条①“秦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书。”②“尚书省,事 2020-07-06 …
贞观年间,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B.中书-----门下 2020-07-25 …
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w.w.w.k.s.5.u.C..o.mA.尚书-中书-门下B.中 2020-07-25 …
唐朝中央政府“三省制”从决策、审议到执行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B.中书-门下-尚书C 2020-07-29 …
材料一自后汉,时虽置三公,而事归台阁,尚书始为机衡之任。然当时尚书不过预闻国政,未尝尽夺三公之权也。 2020-12-05 …
长江三峡工程举世瞩目,这一水利工程若是在唐代修筑,其运作程序应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B.中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