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儒家教育特重诗,《论语》有一段话总述儒家教育宗旨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三项可以说都属于美感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儒家教育特重诗,《论语》有一段话总述儒家教育宗旨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三项可以说都属于美感教育。诗与乐相关,目的在怡情养性,养成内心的和谐;礼重仪节,目的在使行为仪表就规范,养成生活上的秩序。蕴于中的是性情,受诗与乐的陶冶而达到和谐;发于外的是行为仪表,受礼的调节而进到秩序,内具和谐而外具秩序的生活,从伦理观点看,是最善的;从美感观点看,也是最美的。儒家教育出来的人要在伦理和美感观点都可以看得过去。
这是儒家教育思想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他们的着重点无疑是在道德方面,德育是他们的最后鹄的,这是他们与西方哲学家、宗教家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相同的。不过他们高于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因为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误认美育可以妨碍德育,而儒家则认定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道德并非陈腐条文的遵守,而是至性真情的流露。所以德育从根本做起,必须怡情养性。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怡情养性,所以是德育的基础功夫。严格地说,善与美不但不相冲突,而且到最高境界,根本是一回事,它们的必有条件同是和谐与秩序。从伦理观点看,美是一种善;从美感观点看,善也是一种美。所以在古希腊文与近代德文中,美善只有一个字,在中文和其他近代语文中,“善”与“美”二字虽分开,仍可互相替用。真正的善人对于生活不苟且,犹如艺术家对于作品不苟且一样。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文章求惬心贵当,生活也需求惬心贵当。我们嫌恶行为上的卑鄙龌龊,不仅因其不善,也因其丑,我们赞赏行为上的光明磊落,不仅因其善,也因其美,一个真正有美感修养的人必定同时也有道德修养。
美育为德育的基础,英国诗人雪莱在《诗的辩护》里也说得透辟。他说:“道德的大原在仁爱,在脱离小我,去体验我以外的思想行为和体态的美妙。一个人如果真正做善人,必须能深广地想象,必须能设身处地替旁人想,人类的忧喜苦乐变成他的忧喜苦乐。要达到道德上的善,最大的途径是想象;诗从这根本上做功夫,所以能发生道德的影响。”换句话说,道德起于仁爱,仁爱就是同情,同情起于想象。比如你哀怜一个乞丐,你必定先能设身处地想象他的痛苦。诗和艺术对于主观的情境必能“出乎其外”,对于客观的情境必能“入乎其中”,在想象中领略它,玩索它,所以能扩大想象,培养同情。这种看法也与儒家学说暗合。儒家在诸德中特重“仁”,“仁”近于耶稣教的“爱”、佛教的“慈悲”,是一种天性,也是一种修养。仁的修养就在诗。儒家有一句很简赅深刻的话:“温柔敦厚,诗教也。”诗教就是美育,温柔敦厚就是仁的表现。
如上所述,美育不但不妨害德育而且是德育的基础。不过美育的价值还不仅在此。西方人有一句恒言说:“艺术是解放的,给人自由的。”这句话最能见出艺术的功用,也最能见出美育的功用。
(摘自朱光潜《大美人生》)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和西方哲学家柏拉图等人都重视德育,但儒家不认为美育可以妨碍德育,反而认为美育是德育的必由之路
B. 一个真正有美感修养的人,他必定行为上光明磊落,内心里向往惬心贵当,生活认真不苟且
C. 正如儒家的“仁”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美育一样,耶稣教的“爱”、佛教的“慈悲”也是一种修养,一种美育
D. 作为情感教育的美育有着自身的独立价值,其功用和艺术功用一样,使人的情感得以合乎天性的发展
答案:C.
用古诗来赞美以下内容1、教育人要积极向上,好上加好:2、说明生命力顽强,用来礼赞百折不挠、蓬勃向上 2020-05-13 …
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专家称,中国 2020-05-13 …
有没有幼师是教金翅膀儿童教育古诗成语识字三和一的? 2020-11-0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儒家教育特重诗,《论语》有一段话总述儒家教育宗 2020-11-13 …
用来劝学和励志的教育性诗句有哪些,作者是谁 2020-11-15 …
教育是立国之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 2020-11-22 …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 2020-11-22 …
隋唐时期,科举制的主要作用是()A.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B.增加了平民参政议政的机会C.丰富了我 2020-11-27 …
急!初一的一道语文题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教育是诗一样的事业.”请你发挥想象与联想,使用诗一样 2020-12-16 …
所谓“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门科目的教育。夏商之时,乐排在首位,礼排在从属的位置。到了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