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陈遇,字中行,先世曹人。高祖义甫,宋翰林学士,徙居建康,子孙因家焉。遇天资沉粹,笃学博览,精象数之学。元末为温州教授,已而弃官归隐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陈遇,字中行,先世曹人。高祖义甫,宋翰林学士,徙居建康,子孙因家焉。遇天资沉粹,笃学博览,精象数之学。元末为温州教授,已而弃官归隐,学者称为静诚先生。太祖渡江,以秦从龙荐,发书聘之,引伊、吕、诸葛为喻。 遇至,与语,大悦,遂留参密议,日见亲信 。太祖为吴王,授供奉司丞,辞。即皇帝位,三授翰林学士,皆辞。乃赐肩舆一乘,卫士十人护出入,以示荣宠。 洪武三年,奉命至浙江廉察民隐,还赐金帛。除中书左丞,又辞。明年,召对华盖殿,赐坐,命草《平西诏》。授礼部侍郎,兼弘文馆大学士,复辞。西域进良马,遇引汉故事以谏。除太常少卿,固辞。强之,不可。最后除礼部尚书,又固辞。帝沉吟良久,从之。自是不复强以官。帝尝从容言欲官其子,遇曰:“臣三子皆幼,学未成,请俟异日。”帝亦弗强也。 遇自开基之始,即侍帷幄。帝尝问保国安民至计,遇对:“以不嗜杀人,薄敛,任贤,复先王礼乐为首务。” 廷臣或有过被谴责,遇力为解,多得全释 。其计画多秘不传,而宠礼之隆,勋戚大臣无与比者。数监幸其第,语必称“先生”,或呼为“君子”。命爵辄辞,终成其高。十七年卒,赐葬钟山。 子恭,举人,累官工部尚书,有能声。遇弟远,字中复,尝随遇侍帝。永乐初,为翰林待诏,精绘事。远子孟顒,善书。(选自《明史·陈遇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徙居建康,子孙因 家 焉——家:安家 B.发书聘之, 引 伊、吕、诸葛为喻——引:引荐 C.三子皆幼,学未成,请 俟 异日——俟:等待 D.语必称“先生”, 或 呼为“君子”——或:有时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陈遇不贪恋权位的一组是( ) ①元末为温州教授,已而弃官归隐 ②洪武三年,奉命至浙江廉察民隐,还赐金帛 ③乃赐肩舆一乘,卫士十人护出入,以示荣宠 ④除太常少卿,固辞。强之,不可。最后除礼部尚书,又固辞 ⑤廷臣或有过被谴责,遇力为解,多得全释 ⑥命爵辄辞,终成其高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遇天资沉厚纯良,勤学博览,精通《周易》卜筮之学。元末曾辞官隐居,学人称他为静诚先生,后来因秦从龙的推荐,受到朱元璋的传书招聘。 B.陈遇受到明太祖的赏识信任,参议机密大事,计划谋略多秘而不外传,其受宠礼虽隆,却不愿做官,曾多次坚决推辞明太祖的命爵封官,明太祖只好遵从他的意见。 C.陈遇所受的宠礼之隆,勋戚大臣无人能比,明太祖曾经多次派人到陈遇府中探望他,称他为“先生”,有时称他是“君子”,并赐予他爵位。 D.陈遇忠诚谏言,西域进贡良马,陈遇就引用汉旧事进谏,明太祖曾经问他保国安民的最好计策,陈遇便以“把不滥杀人,减轻赋税,任用贤能,恢复古代圣君的礼乐作为首要的事务”之言来回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遇至,与语,大悦,遂留参密议,日见亲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廷臣或有过被谴责,遇力为解,多得全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 2.C 3.C 4.(1)陈遇到了明太祖那里,明太祖与他交谈后,非常高兴,就留下他参议机密大事,他一天天地受到(被)亲近信任。 (2)朝中大臣有的有过失被皇上责问,陈遇极力替他们开解,那些大臣大多能够得到保全。 |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的特征及区别是什么?恒温动物只有在高级生物中才存在么?这个体温到底指什么体温,体 2020-04-2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北宋前期东南茶主要实行官购商销的交引法,嘉祜四年后,实行了四十余年的通 2020-05-13 …
北宋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上户自足,无假官钱,而强与之,使出息”“州县散常平钱(即青苗钱)实不出 2020-06-26 …
宋太祖时,各府、州公事,必须长官和通判“签议连书,方得下行”,北宋真宗以后通判“佐州郡之治,入则贰 2020-06-30 …
宋朝许多蜚声中外的文学家往往是朝廷命官,如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这在他朝,对于整日被冗杂的政事 2020-07-02 …
北宋初年,“置诸路转运使”,掌一路财赋,后其权力有膨胀之势,俨然为路级行政长官。宋廷在各路又置提点 2020-07-02 …
北宋的地方官北宋时"洲"的最有权力的地方官官名是什么?比如"眉洲" 2020-07-06 …
为了安抚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北宋在保留了唐代以来三省、六部及各寺、监的官称的同时,实行官职名称与实 2020-07-28 …
宋太祖时,各府、州公事,必须长官和通判“签议连书,方得下行”,北宋真宗以后通判“佐州郡之治,入则贰政 2020-11-23 …
1.古代中国曾分置九州,居于九州之首的是.是今河北省的简称.2.汉代郡的长官称,隋唐州的长官称,宋代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