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王祥字休征,琅邪临沂人。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王祥字休征,琅邪临沂人。性至孝。早 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有丹李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其笃孝纯至如此。
汉末遭乱,扶母携弟览避地庐江,隐居三十余年,不应州郡之命。母终,居丧毁瘁,杖而后起。徐州刺史吕虔檄为别驾,祥年垂耳顺,固辞不受。览劝之,为具车牛,祥乃应召,虔委以州事。于时寇盗充斥,祥率励兵士,频讨破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时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及武帝为晋王,祥与荀顗往谒,顗谓祥曰:“相王尊重,何曾既已尽敬,今便当拜也。”祥曰:“相国诚为尊贵,然是魏之宰相。吾等魏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阶而已,班例大同,安有天子三司而轻拜人者!损魏朝之望,亏晋王之德,君子爱人以礼,吾不为也。”及入,顗遂拜,而祥独长揖。帝曰:“今日方知君见顾之重矣!”
武帝践阼,拜太保,进爵为公,祥以年老疲耄,累乞逊位,帝不许。御史中丞侯史光以祥久疾,阙朝会礼,请免祥官。诏曰:“太保元老高行,朕所毗倚以隆政道者也。前后逊让,不从所执,此非有司所得议也。”遂寝光奏。泰始五年薨,奔赴者非朝廷之贤,则亲亲故吏而已,门无杂吊之宾。族孙戎叹曰:“太保可谓清达矣!”(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三》)
3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继母朱氏不慈,数 谮 之 谮:中伤 B.徐州刺史吕虔 檄 为别驾 檄:征召
C.损魏朝之望, 亏 晋王之德 亏:损失 D.遂 寝 光奏 寝:止息
3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双鲤跃出,持之 而 归 ②吾恂恂 而 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
B.①览劝之, 为 具车牛,祥乃应召 ②旦日飨士卒, 为 击破沛公军
C.①隐居三十余年,不应州郡 之 命 ②夫晋,何厌 之 有
D.①朕所毗倚 以 隆政道者也 ②岂 以 一璧之故欺秦邪
37.下面能够表现王祥“笃孝”、“清达”的一项是( )
A.①扶母携弟览避地庐江 ②州界清静,政化大行
B.①祥以年老疲耄,累乞逊位 ②为具车牛,祥乃应召
C.①祥率励兵士,频讨破之 ②拜太保,进爵为公
D.①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 ②顗遂拜,而祥独长揖
3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祥非常孝顺。尽管继母对他比较苛刻,但他仍然秉持孝道。继母在冬天想吃活鱼,他甚至要解衣破冰捉鱼。继母去世,他居丧哀伤过度,容貌枯槁憔悴,需要拄着拐杖才能站立。
B.王祥有治政才干。他受徐州刺史吕虔的委托,处理徐州政务。当时徐州盗贼遍地,经过王祥的多次征伐,打败盗寇,徐州境内得以安定,政治教化得以大力推行。时人都歌颂他的功绩。
C.王祥很清高。在汉末逃避战乱中,隐居三十多年,州郡征召他,他都不做官。后来,在武帝时代,王祥和荀顗一同前往拜谒武帝,荀顗跪拜,而王祥竟然独自拱手长揖,对此,武帝很敬重他。
D.王祥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得到重用。王祥因为自己年迈体弱,多次上书请求让位,而武帝不准许。当御史中丞向皇帝请求免去王祥官职时,晋武帝还下诏书称赞王祥是国家元老。
含有dou这个读音的成语要描述好的方面的,至少5个 2020-03-31 …
送东阳马升序或遇其叱咄的其什么意思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2020-04-07 …
4.解释下面的加点词语。(1)质:援疑质理非天质之卑(2)道:益慕圣贤之道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3 2020-05-1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诗人的孤寂朱光潜①凡是情绪和思致,愈粗浅,愈平凡,就愈容易渗 2020-05-1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诗人的孤寂朱光潜①凡是情绪和思致,愈粗浅,愈平凡,就愈容易渗 2020-05-16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论伟大林语堂①大自然本身始终是一间疗养院。它如果不能治愈别的疾病,至少能够 2020-05-17 …
谁能帮我解释解释下面的文言文的意思?其愈文益,深而尤而不厌者,书也。至于学字,为于不倦时,往往可以 2020-06-14 …
翻译一下下面的句子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 2020-06-24 …
愈来愈快愈挫愈强愈演愈烈这一类带愈字的在这些四字词里面愈念什么音? 2020-06-2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田家炳传--美满家庭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 2020-0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