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刘秉忠,字仲晦。生而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八岁入学,日诵数百言。十七,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养其亲。后弃而隐武安山中。久之,天宁虚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刘秉忠,字仲晦。生而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八岁入学,日诵数百言。十七,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养其亲。后弃而隐武安山中。久之,天宁虚照禅师遣徒招致为僧。世祖在潜邸,海云禅师被召,邀与俱行。既入见,应对称旨,屡承顾问。论天下事如指诸掌。世祖大爱之。后数岁,奔父丧,赐金百两为葬具,仍遣使送至邢州。服除,复被召,奉旨还和林。上书数千百言,世祖嘉纳焉。 癸丑,从世祖征大理。明年,征云南。每赞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故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己未,从伐宋,复以云南所言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 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问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于是下诏建元纪岁,立中书省、宣抚司。朝廷旧臣、山林遗逸之士,咸见录用,文物粲然一新。秉忠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巨细,凡有关国家大体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帝宠任愈隆。燕闲顾问,辄推荐人物可备器使者,凡所甄拔,后悉为名臣。 至元初,帝命秉忠相地于桓州东滦水北,建城郭于龙冈,三年而毕,名曰开平。继升为上都,而以燕为中都。四年,又命秉忠筑中都城,始建宗庙宫室。八年,奏建国号曰大元,而以中都为大都。他如颁章服,举朝仪,给俸禄,定官制,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十一年,扈从至上都。秋八月,秉忠无疾端坐而卒,年五十九。 秉忠自幼好学,至老不衰,虽位极人臣,而斋居蔬食,终日淡然,不异平昔。每以吟咏自适,其诗萧散闲淡,类其为人。有文集十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志气英爽不 羁 羁:拘束 B.服 除 ,复被召,奉旨还和林 除:去掉 C.帝宠任愈 隆 隆:高贵 D.凡所 甄 拔,后悉为名臣 甄:鉴别 2.下列各句全都表现刘秉忠被元世祖“宠任”的一组是( ) ①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 ②于是下诏建元纪岁,立中书省、宣抚司 ③言无不听 ④继升为上都,而以燕为中都 ⑤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 ⑥有文集十卷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秉忠年少时很聪颖好学,青年时曾当过一段僧人,这些都对他日后辅佐元世祖有一定的影响。 B.癸丑年,刘秉忠跟随元世祖攻打大理。己未年,跟随元世祖攻打南宋。至元四年,宗庙宫室建成。 C.刘秉忠心地善良仁爱,多次劝元世祖好生不妄杀,保护了不少生灵。他有慧眼,经他推荐的人才,以后都成为名臣。 D.刘秉忠生活俭朴,做高官前后都清静淡然,吃粗茶淡饭,爱好读书,常常吟咏自乐。 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论天下事如指诸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2.B 3.B 4. (1)(刘秉忠)谈论天下大事就像在手掌中指点着它们一样。 (2 )(刘秉忠)采取祖宗旧有的典章制度,把适宜当时的古代制度加入其中,分条列出来使元世祖知道。 |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元史·地理志》:“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 2020-04-09 …
《宋史谢晦传》翻译谢谢了, 2020-06-07 …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标志着中国现代史开端的重要历史事件 2020-06-16 …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 2020-06-26 …
《宋史•食货志》说:“承平既久,户口岁增。兵籍益广,吏员益众。佛老外国,耗蠢中土。县官之费,数倍于 2020-07-02 …
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元史•地理志一》的材料:“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 2020-07-04 …
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时各地贡绢州数量列表如下,这一现象说明分布地区贡绢州数该路州数贡绢 2020-07-10 …
用“鋕”这个字刻一个藏书章zhìㄓˋ◎古同“志”.详细字义:◎鋕zhì〈动〉记载;记录[putdow 2020-11-07 …
近代徽州人胡适听说家乡绩溪准备编纂县志时,就说:“县志应该注重县里人移动转徙经商的分布与历史,县志不 2020-12-01 …
《哲宗正史职官志》记载:“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材料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