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015•荆州]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①河水川流不息,你这次踏进河,水流走了,你下次再踏进时,又来了新的水,所以“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

题目详情

[2015 • 荆州]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① 河水川流不息,你这次踏进河,水流走了,你下次再踏进时,又来了新的水,所以“人不能两次踏 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的这句名言,说明了客观事物是永恒地运动着、变化着的。

②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物质都是运动变化的。拿地球来说吧.海洋变陆地,陆地变高原。 我国宋代杰出的科学家沈括,根据他所作的地质考察,用变化发展的观点论证了华北平原是由河海泥沙淤 积而成的。他在《梦溪笔谈》中指出:“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1975年,我国的石油地质勘探队在冀中 地区发现了任丘古潜山等高产油田,说明了华北平原由沧海变桑田的地壳变化,也有力地证明了沈括的上 述论断。众所周知,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的最高峰,但你可曾想到,它原来也是从汪洋大海中钻出来的哩。 根据我国科学工作者和登山队的科学考察,大约在20亿年到6亿年以前,古海变为陆地。到了大约1000 多万年前的新生代新第三纪的末期全部露出水面,经过地壳的强烈变化,喜马拉雅山逐渐成为世界上最高 的山脉。它的高峰——珠穆朗玛峰仍在继续升高。每千年约升高70米。人类居住的地球,不仅地壳在不 断变化,而且各种生物也是变化发展的,并且永远处于不断的进化、变异之中。

③ 至于社会现象的运动和变化,比自然现象的变化就显得更加明显。人类社会五种形态有规律地 依次更替,人们思想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这就不必细说了。

④ 总之,“ 一切皆变”,“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1.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观点。(2分)

2. 简要分析文章第②段的主要论证方法及其作用。(4分)

3. 假如用以下文字作为选文的结束语,请说说这样处理的好处。(4分)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要跟上时代的步 伐,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如果用“老眼光”看新事物,就会使自己的思想僵化,就有掉队的危险。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客观事物是永恒地运动着、变化着的(或世界上的一 切事物都是物质的,物质都是运动变化的;或“一切 皆变”)。

2. —是道理论证,如这一段中“我国宋代杰出的科学家 沈括……他在《梦溪笔谈》中指出:‘所谓大陆者.皆 浊泥所湮耳。’”(引证法) 论证了“拿地球来说吧,海 洋变陆地,陆地变高原”。二是事实论证,如“众所周 知,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的最高峰……每千年约升 高70米。”这几句话也是以珠穆朗玛峰的变化为例 来论证“海洋变陆地.陆地变高原”的。这一段中不 管是摆事实还是讲道理.都是为了论证本段的分论 点并进而论证全文的中心论点的。

3. 从文章内容和结构看,“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 发展……就会使自己的思想僵化,就有掉队的危 险。”这段话主要意思是“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 题”,正是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前三段文 字的总结,明确地道出了文章主旨;从写作方法看, 这段话先正面说后反面说,正反结合,突出了中心。

看了[2015•荆州]人不能两次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两个一次函数中:k相同但b不同的两个函数图像平行.在两个一次函数中:(1)k相同但b不同的两个(  2020-06-04 …

这首诗的含义,说的详细一点...林中两路分,可惜难兼行.游子久伫立,极目望一径.蜿蜒复曲折,隐于丛  2020-06-09 …

电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它们可能是(  )A. 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B. 两种不同元素的离  2020-06-27 …

多多马与基塔莱两地降水期出现的时间不同,其主要的原因是A两地气候不同B两地海拔不同C两地半球位置不  2020-06-29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句子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其  2020-11-08 …

4位数字中有两个数字相同另两个数字不相同,共有多少种可能?(首数可为0)总共是10000个数字数字相  2020-11-20 …

秦观和欧阳修的《踏莎行》在艺术手法上有何异同?不要太长,尽量简洁点.附: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  2020-12-07 …

某同学在探究速度的变化实验中,要测自己骑自行车下坡时(不蹬脚踏板不抓刹车手把),自行车速度的变化情况  2020-12-10 …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两个文意连贯、结构大体相似的短语。孔繁森同志两次进藏,担任重要职务,发挥作用可谓大矣  2020-12-26 …

核内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两种微粒,他们可能是()A.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B.两种元素的原子和离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