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晚次鄂州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释】估客。三湘:湘江的三条支流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这里泛指汉阳、鄂州一带。鼓鼙:军用大鼓和小鼓。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___
A.第一联作者情感由惆怅转为喜悦,赋予诗歌内容跌宕起伏的韵味。
B.第三联借景抒怀。“我”人往三湘去,心却驰往故乡,独对明月,归思更切。
C.诗中“鼓鼙声”独辟蹊径,使主题更加深刻,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
D.“逢秋色”一“逢”字,将诗人万端愁情与秋色的万般凄凉联系起来,妙和无垠。
E.本诗抒情不用典故,语言不用艳藻,以此表达情感直接,通俗易懂。
(2)试分析这首行旅诗中的颔联“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项情感由喜悦转为惆怅;E项“表达情感直接,通俗易懂”错,本诗表达情感委婉含蓄,借景抒情.
(2)颔联为写景句,分析好在哪里其实就是分析“景和情”.“衰鬓逢秋色”,“归心对月明”,作者这里将万端愁情和秋色的万般凄凉联系起来,移愁情于秋色,写出远离家乡的悲戚和思归的凄苦,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答案:
(1)AE
(2)上句是动中写静,白日舟行水上,同船的商贾酣然入睡,足见江上风平浪静;(2分)下句是静中写动,晚上夜深人静,忽闻舟人低语,可知江潮涨起.(2分)
这一联明写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暗写他昼夜难眠的纷乱思绪.(2分)

参考译文:
眼前的浓雾渐渐散开,似乎能远远的望见汉阳城,还要独自漂泊一日就要回到家乡了.船上的一些商贾白天睡足了觉,只觉得外面风平浪静,晚上船夫与他谈话时,方听到阵阵潮声,而我,今夜注定无眠.秋意正浓,我的鬓发也渐渐斑白.内心急切的思归之情,只有对着明月默默倾诉.曾经家乡的旧业已随着连年战火烟消云散,耳边似乎还听到江边振振战鼓声.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怀的诗.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浓云散开,江天晴明,举目远眺,汉阳城依稀可见,因为“远”,还不可及,船行尚须一天.这样,今晚就不得不在鄂州停泊了.诗人由江西溯长江而上,必须经过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直抵湖南.汉阳城在汉水北岸,鄂州之西.起句即点题,述说心情的喜悦,次句突转,透露沉郁的心情,用笔腾挪跌宕,使平淡的语句体现微妙的思致.诗人在战乱中风波漂泊,对行旅生涯早已厌倦,巴不得早些得个安憩之所.因此,一到云开雾散,见到汉阳城时,不禁喜从中来.“犹是”两字,突显诗人感情的骤落.这二句,看似平常叙事,却仿佛使人听到诗人在拨动着哀婉缠绵的琴弦,倾诉着孤凄苦闷的心曲,透纸贯耳,情韵不匮.
颔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诗人简笔勾勒船舱中所见所闻:同船的商贾白天水窗倚枕,不觉酣然入梦,不言而喻,此刻江上扬帆,风平浪静;夜深人静,忽闻船夫相唤,杂着加缆扣舷之声,不问而知夜半涨起江潮来了.诗人写的是船中常景,然而笔墨中却透露出他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所以尽管这些看惯了的舟行生活,似乎也在给他平增枯涩乏味的生活感受.
颈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诗人情来笔至,借景抒怀:时值寒秋,正是令人感到悲凉的季节,无限的惆怅已使我两鬓如霜了;我人往三湘去,心却驰故乡,独对明月,归思更切!“三湘”,是诗人此行的目的地.而诗人的家乡则在万里之遥的蒲州(今山西永济).秋风起,落叶纷下,秋霜落,青枫凋,诗人无赏异地的秋色之心,却有思久别的故乡之念.一个“逢”字,将诗人的万端愁情与秋色的万般凄凉联系起来,移愁情于秋色,妙合无垠.“万里归心对月明”,其中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有迢迢万里不见家乡的悲悲戚戚,亦有音书久滞萦怀妻儿的凄凄苦苦,真可谓愁肠百结,煞是动人肺腑.
尾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写诗人有家不可归,只得在异域他乡颠沛奔波的原因.最后二句,把忧心愁思更加地深化了:田园家计,事业功名,都随着不停息的战乱丧失殆尽,而烽火硝烟未灭,江上仍然传来干戈鸣响,战鼓声声.诗人虽然远离了沦为战场的家乡,可是他所到之处又无不是战云密布,这就难怪他愁上加愁了.诗的最后两句,把思乡之情与忧国愁绪结合起来,使此诗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这首诗,诗人只不过截取了飘泊生涯中的一个片断,却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写得连环承转,意脉相连,而且迂徐从容,曲尽情致.在构思上,不用典故来支撑诗架;在语言上,不用艳藻来求其绮丽;在抒情上,不用泼墨来露出筋骨.全诗淡雅而含蓄,平易而炽热,饶有韵味.
看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小明和小丽想乘帆船出海旅行,怕遇到无风的天气,小明想出一个妙计,在船尾安装一台风扇,对着帆吹就可扬  2020-05-14 …

有个人想乘帆船出海旅行,又怕碰上没有风的天气,航船无法行驶,你认为他的想法是否可行,简单说明原因他  2020-05-24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测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胸襟  2020-06-09 …

龙舟竞渡藏头诗有没有?最好能和风雨同舟对称,风雨同舟的是这样的:风霜凛凛匣上清,雨中六月兰台风.最  2020-06-21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畔  2020-06-26 …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下列语句中蕴含的哲理与之相符的是A.春风得意马  2020-07-0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核舟记》如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是一篇说明文。B.《核舟记》  2020-07-29 …

小舟对父母的言行看不惯,对父母的管教也听不进去,甚至和父母顶撞。小舟与父母之间产生的这种现象()①表  2020-11-23 …

例:红桃对绿柳照样子对对子,要求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神舟对()海角对()雨雪对()花前对()明月对(  2020-11-25 …

我国古书《物原》中有“夏禹作舵加以蓬碇帆樯”的记载.这说明时代已经发明帆船,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  2020-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