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溯源有一种鲑鱼,幼小时,成群游出河源地带,顺流而下出海,成熟之后,又成群逆流而出追溯河源,在那里交配、产卵,力竭而亡。在回溯源流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溯源

  有一种鲑鱼,幼小时,成群游出河源地带,顺流而下出海,成熟之后,又成群逆流而出追溯河源,在那里交配、产卵,力竭而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阻挠,鲑鱼总是舍命克服。有时溯至断岩,便从水中腾跃入空,直到跃越岩上的河段,继续溯流归源,回到原产地,完成生命之旅,也交代传递了生命的使命。第二代孵出后,幼鱼又重复着同样的出海、溯源和回归。

  我从电视上看到有关鲑鱼的报导,真是看得我惊心动魄。到底是什么促使鲑鱼回归呢?我只能想到,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记得古诗上有两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来自北地,不管身在哪里,也能从风里去辨别来处方向。越鸟来自南疆,不管栖于何枝,也能从光热中感认原乡。

  人呢?人又何尝不然?

  人类文明中的考古、史学、族谱、传说……不也都是溯源寻根的措举吗?人的形体,不管在地球上迁徙流离得多远,人的心灵,总要回溯时间长流,让精神归本还原。

  人类在精神上的回溯,不能只凭本能上的感受,而须通过历史、艺文、习俗,甚至生活记忆的文化潜流,去汇合命脉中的远源。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这种寂寞原也是驱促一个漂泊者反省回顾的基本力量。没有那种驱促的力量,一种文化,一个种族,会很快在浩瀚人世汪洋中消失。

  曾经在一个宴会里,听一个朋友高谈她游访俄国,为一位俄国老太太带回一份礼物的情谊。她在俄国买到这份小礼物后,用一张日常俄文旧报包裹起来,回到美国后,送到俄国老太太手中。八十高龄的俄裔老妇人,一眼看到数十年也不曾见到的俄文报页,礼物尚未见到,先哽咽啜泣起来。俄文报对她而言,代表的是乡土信息,冲击着她命脉中的文化根源,封装了数十年的乡愁,一下子崩溃泛滥起来。

  我自己也曾经有过那样感情泛滥的经历,那年,在重庆乘船渡三峡去宜昌。汽笛鸣起,船起碇开航了。船速渐紧,但见山城倒驰,青山后移,江风呼啸中,历史山川,浮沉眼底。一时,诗的长江,历史教科书的长江,民族文化的长江,全都在血脉中汇流。那样一种浑浊浩圆的情感,将我淹没。我伏在船栏上,久久哽咽,不能自己。那一刻,我是长江,我是中国,我是那鲑鱼,跃万里河海关山,回溯了本源。

  有一个朋友,去大陆旅游,游山玩水,看古迹,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触。他很奇怪自己的冷漠。直到有一天,他在故乡一座花园中,沿一条石径独行,踩着转折处一道月门时,一阵桂花香,隐约扑鼻。忽然间,他双眼含泪。当年,桂子飘香的季节,老祖父,肥蟹一碟,老酒一壶,灯下独酌。幼小的他,站在桌边,踮起脚,为祖父斟酒,听祖父说些掌故。海外数十年汲汲,他不乏物质上的丰盈,事业上的成绩,就是无法体验什么是满足与宁静。故园小径,一阵桂香,勾起儿时往事,勾起文化的失落感。

  海外的侨民,从中国带来宗祠的传统,自身的命脉便和宗亲远源相续,透过文化长流,便超越时空,连系故土,侨乡也就是故乡了。

  我们这一代呢?东迁西徙,移居西土,已无宗祠的归属,就像脱离大海的鱼,没有河源可溯了,只有相濡以沫。

  我们的下一代呢?

(文章有删改)

(1)

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人类的归本还源跟鲑鱼的“回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

概括说明文章第6、7、8自然段写的是人类从哪几个方面寻根溯源。

(3)

请分别说明以下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1)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

(2)诗的长江,历史教科书的长江,民族文化的长江,全都在血脉中汇流。

(4)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本文的两句古诗“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因为两者表达的主旨是相同的。

B.

文章第3自然段以设问和反问在文意的递进中完成了过渡,结尾又以发问的方式收束,使文章意味深长。

C.

文章内容丰富,线索分明,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失落文化根源的隐忧。

D.

文章情景并茂,以小见大,细节丰盈、精当,成功地营造出了浓郁的文化认同感。

E.

文章第8自然段说“……就是无法体验什么是满足与宁静”,是说“他”虽不乏物质上的丰盈,事业上的成绩,但因再也无法回到童年,所以体验不到满足与宁静。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4.AE;

(1)

  答案:好处:通过比较引出下文。

  相同:不管迁徙多远,都要溯源寻根。

  不同:①鲑鱼的回归只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或: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②人的回归是指精神上的回溯,通过历史、艺文、习俗、生活记忆等在文化上寻根溯源。(或:人的回归是指人的心灵,回溯时间长流,让精神归本溯源)

  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的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学生回答引起下文、与下文形成对比、为下文做铺垫都可。第二问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从第3段“人又何尝不然呢”可以找到二者的相同之处。从第5段“不能只凭本能上的感受,而须透过历史、艺文、习俗,甚至生活记忆的文化潜流,去汇合命脉中的远源”可以归纳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2)

  答案:人类通过祖国的文字(或:母语)、故土的山川(风景)、故乡生活记忆(儿时往事、往事记忆)三个方面寻根溯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以及对内容要点归纳的能力。不能回答为“俄罗斯老太太”“我自己”“一个朋友”,因为这是回答谁寻根溯源,而应从故国的文字、故土的风景、故园的记忆等三个方面来回答。

(3)

  答案:①故土文化的失落会造成人类心灵的寂寞,乡愁由此产生。

  ②因为传统中,长江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所以当“我”置身长江后,长江所负载的各种意义(地理的、文学的、民族文化的)都唤起了“我”的文化认同感。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第一问要解释清楚乡愁是寂寞的含义,第二问要扣住“长江”前的三个定语(诗、地理教科书、民族文化)来理解它的象征意义,“全部在血脉中汇流”则揭示出了“我”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4)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项错误在“两者表达的主旨是相同的”。E项错在“因再也无法回到童年,所以体验不到满足与宁静”,从第8段中可以看到“朋友”“在故乡一座花园中”已经体验到了“满足与宁静”。BCD三项在文中都能找到依据,都是正确的。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溯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读河流平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河流在A、B、C三处对应的剖面图(甲、乙、丙)以及流水  2020-07-12 …

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的大致流向是()A.自西向东流B.自东向西流C.自北向南流D.自南向北流  2020-07-12 …

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山脉的名称:AB(2)写出河流的名称:DF  2020-07-25 …

读美国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数字①、②所表示的城市和港口:①②(港口)(2)写出河流的名称:  2020-11-04 …

求关于地貌的资料要求有主要、常见的地貌要有主要分布、产生条件、景观等(尽量详细)至少写出河流地貌,风  2020-11-21 …

河流测量与考察研究。如下图是测量某条河流河曲处的各横截面不同点的深度而完成的测绘图。(1)绘画BB′  2020-11-24 …

读图回答:(1)写出河流名称:①②③④⑤⑥⑦⑧(2)上述八条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注入印度洋的是,  2020-12-06 …

等高线图上如何判断河流走向?如果等高线图上没有标出河流,只给了等高线,怎么判断河流的流向?  2020-12-15 …

读“欧洲略图”,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地形区的名称A平原B平原C山D山(2)写出半岛、岛屿、海洋的名  2020-12-24 …

读如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A、B、C三地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A;B;(2)此图中若有河流,请在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