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齐安早秋赵嘏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思家正叹

题目详情

1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早秋

赵 嘏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

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

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

此日沾襟念歧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注】此诗作于赴长安科考过齐安时,作者早年曾数去塞北。

(1)诗中哪些内容写出了早秋的特点?(2分)

(2)前人认为“流年堪惜又堪惊”一句“发语挺拔,力振全篇”,请简要分析。(4分)

3 )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秋风乍起,候鸟高飞。评分建议:每层1分。

(2)“堪惜”“堪惊”:直抒胸臆,凸现主观感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评分建议:4分。发语1分,感受2分,基调1分。

(3) 对时光流逝的哀伤痛惜,对家乡的思念,对塞北行迹的追怀感慨,对前程的迷惘。评分建议:4分。每层1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景物描写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抓住描写早秋的景物的词语,然后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砧杵风来”“高鸟过”这些词语表现出了秋风乍起,候鸟高飞的早秋特点。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可抓住“流年堪惜又堪惊”一句中 “堪惜”“堪惊”,从情感抒发方式和在诗歌中的作用等角度赏析作答。在表现手法上,直抒胸臆,将诗人的主观感受表达出来;在情感内容及结构上,“堪惜”“堪惊”起着诗歌情感基调的奠定作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诗歌写作背景及诗歌注释,抓住关键词分析作答。“流年堪惜又堪惊”可从对时光流逝的哀伤痛惜角度概括;“思家”可从思念家乡的角度概括;“听角仍含塞北情”可从对塞北行迹的追怀感慨角度概括;“不知何处是前程”可从对前程的迷惘角度概括作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