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科学家对人眼球进行解剖后,绘出了眼球构造图(如甲图),并根据眼球结构特点,进行了模拟成像实验(如乙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下列标号代表的结构名称是:1:4
题目详情
科学家对人眼球进行解剖后,绘出了眼球构造图(如甲图),并根据眼球结构特点,进行了模拟成像实验(如乙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下列标号代表的结构名称是:
1:______4:______ 6:______ 7:______ 8:______
(2)眼睛中常被称为“白眼球”的部分是______;常被称为“黑眼球“的部分是______,它的中央有可以调节光量大小的______.
(3)乙图所示成像实验中的玻璃板相当于模拟眼球的______,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______.
(4)模拟实验中,可在白纸板上见一清晰蜡烛倒像,可以推理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也是______.
(5)由模拟成像实验可推理眼睛是通过调节______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6)正常人的晶状体的曲度是可以调节的.当人眼睛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的曲度______.
(7)请写出眼睛成像经过眼球的结构______(用甲图序号、箭头表示),物像刺激了______上的感光细胞并产生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入______,形成视觉.

(1)甲图中,下列标号代表的结构名称是:
1:______4:______ 6:______ 7:______ 8:______
(2)眼睛中常被称为“白眼球”的部分是______;常被称为“黑眼球“的部分是______,它的中央有可以调节光量大小的______.
(3)乙图所示成像实验中的玻璃板相当于模拟眼球的______,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______.
(4)模拟实验中,可在白纸板上见一清晰蜡烛倒像,可以推理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也是______.
(5)由模拟成像实验可推理眼睛是通过调节______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6)正常人的晶状体的曲度是可以调节的.当人眼睛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的曲度______.
(7)请写出眼睛成像经过眼球的结构______(用甲图序号、箭头表示),物像刺激了______上的感光细胞并产生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入______,形成视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2)图示甲中1是角膜,2是虹膜,3是瞳孔,4是晶状体,5是巩膜,6是视网膜,7是视神经,8是玻璃体.
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前面由无色透明的1角膜和后面白色坚韧的5巩膜组成;中膜由2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前面是虹膜,虹膜不透光有黑色素,俗称黑眼球,白种人是蓝色的,俗称蓝眼睛;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6视网膜,可以形成物像,前面没有;内容物由房水、4晶状体、8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都能落在视网膜上.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因此眼睛中被称为“白眼球”的部分是5巩膜;常被称为“黑眼球”的部分是2虹膜,它的中央有瞳孔.
(3)人的视觉成像可用图示表示:
从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示意图与模拟眼球成像实验比较,可以看出:白纸板相当于视网膜,中间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晶状体.
(4)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为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的视觉中枢,从而形成视觉.由于大脑能够对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因此,我们看到的是总是正立的物像.
(5)(6)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正好相反.
(7)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1角膜、3瞳孔、4晶状体和8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7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为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的视觉中枢,从而形成视觉.
故答案为:
(1)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视神经 玻璃体 (2)5 巩膜 2 虹膜 3 瞳孔
(3)视网膜 晶状体 (4)倒像 (5)晶状体的曲度
(6)增大 (7)1→3→4→8→6 视网膜 视觉中枢
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前面由无色透明的1角膜和后面白色坚韧的5巩膜组成;中膜由2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前面是虹膜,虹膜不透光有黑色素,俗称黑眼球,白种人是蓝色的,俗称蓝眼睛;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6视网膜,可以形成物像,前面没有;内容物由房水、4晶状体、8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都能落在视网膜上.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因此眼睛中被称为“白眼球”的部分是5巩膜;常被称为“黑眼球”的部分是2虹膜,它的中央有瞳孔.
(3)人的视觉成像可用图示表示:

从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示意图与模拟眼球成像实验比较,可以看出:白纸板相当于视网膜,中间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晶状体.
(4)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为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的视觉中枢,从而形成视觉.由于大脑能够对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因此,我们看到的是总是正立的物像.
(5)(6)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正好相反.
(7)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1角膜、3瞳孔、4晶状体和8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7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为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的视觉中枢,从而形成视觉.
故答案为:
(1)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视神经 玻璃体 (2)5 巩膜 2 虹膜 3 瞳孔
(3)视网膜 晶状体 (4)倒像 (5)晶状体的曲度
(6)增大 (7)1→3→4→8→6 视网膜 视觉中枢
看了科学家对人眼球进行解剖后,绘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玻尔提出原 2020-05-13 …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密立根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的电量B.玻尔理论可以解释所有原子光谱的 2020-05-13 …
[物理——选修3-5](15分)(1)(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 2020-05-14 …
如甲图所示实验装置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体现了物理学中放大的思想B.该实验是牛顿用 2020-05-1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 2020-07-14 …
如图是几个原子物理史上面著名的实验,关于这些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否 2020-07-19 …
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B. 2020-12-14 …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的发现说明了原子内部还有复杂结构B.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 2020-12-25 …
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的述说,正确的是()A.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内总还有复杂结构B.天然放射性现象 2020-12-25 …
下列有关科学实验与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