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文言文,按要求答题。[甲]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题目详情
阅读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甲]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淮南子•人间训》
歧路亡羊
[乙]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①,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
【注释】①反:同“返”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翻译下列语句
①此何遽不为福乎?
②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3)与“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___
A. 人皆贺之 B. 杨子之邻人亡羊 C. 吾不知所之 D. 何追者之众
(4)分别概括 [甲]、[乙]两则寓言的寓意,比较两则寓言,归纳出寓言的一些特点。
寓意:[甲]:___
[乙]:___
寓言特点(两条以上):___。
[甲]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淮南子•人间训》
歧路亡羊
[乙]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①,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
【注释】①反:同“返”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人皆吊之 | ___ |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___ |
亡一羊 | ___ |
多歧路 | ___ |
①此何遽不为福乎?
②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3)与“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___
A. 人皆贺之 B. 杨子之邻人亡羊 C. 吾不知所之 D. 何追者之众
(4)分别概括 [甲]、[乙]两则寓言的寓意,比较两则寓言,归纳出寓言的一些特点。
寓意:[甲]:___
[乙]:___
寓言特点(两条以上):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人们都前来慰问他.吊:慰问
②句意: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将:带着
③句意:丢一只羊.亡:丢失
④句意:岔路很多.歧:分岔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福:好事
句意: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
②重点词有:反:通“返”返回
句意:岔路里面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羊在哪条路上,所以就回来了.
(3)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文虚词的意思,要结合句子意思来解释.
例句: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之:的
A句意:人们都前来祝贺他们一家.之:代指塞翁
B句意:杨子的邻居丢失了羊,之:的
C句意:我们不知道往那边去追.之:去,往
D句意:干吗要这么多人去追?之:用于主谓之间
故选:B
(4)此题考查的是对寓言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解答时,需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和自己的人生感悟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
答案:(1)①慰问②带着 ③丢失④分岔
(2)①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
②岔路里面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羊在哪条路上,所以就回来了.
(3)B
(4)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往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①句意:人们都前来慰问他.吊:慰问
②句意: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将:带着
③句意:丢一只羊.亡:丢失
④句意:岔路很多.歧:分岔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福:好事
句意: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
②重点词有:反:通“返”返回
句意:岔路里面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羊在哪条路上,所以就回来了.
(3)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文虚词的意思,要结合句子意思来解释.
例句: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之:的
A句意:人们都前来祝贺他们一家.之:代指塞翁
B句意:杨子的邻居丢失了羊,之:的
C句意:我们不知道往那边去追.之:去,往
D句意:干吗要这么多人去追?之:用于主谓之间
故选:B
(4)此题考查的是对寓言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解答时,需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和自己的人生感悟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
答案:(1)①慰问②带着 ③丢失④分岔
(2)①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
②岔路里面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羊在哪条路上,所以就回来了.
(3)B
(4)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往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看了阅读文言文,按要求答题。[甲]...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 2020-06-03 …
英语翻译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吾尝终日 2020-06-04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贡问曰:“孔文 2020-06-08 …
英语翻译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020-06-08 …
《论语》五则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 2020-06-08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的意思子曰:" 2020-06-08 …
崂山道士(节选)文言文解释王曰:"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而允之,乃传以诀 2020-06-13 …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不亦宜乎?这一则故事体现了孟子的什么观点 2020-06-27 …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不宜亦乎? 2020-06-27 …
莫三而迷文言文回答问题晏子聘鲁,哀公问曰:‘语曰:莫三人而迷。今寡人与一国虑之,鲁不免于乱何也?’ 2020-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