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明月表达的意境明月在古代诗词中,都有哪些表达意思还有举个例子

题目详情
明月表达的意境 明月在古代诗词中,都有哪些表达意思 还有举个例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古诗中的"月"可以理解为这么几种含义:它象征聚散,以月圆比喻人的团聚,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最有名的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它也意指思念亲人、怀想故乡.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已成经典、妇孺皆知.该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浪迹天涯、眷恋故土的那份深情,表达了久离故乡的真实情感,让读者引起共鸣.
  唐朝诗人刘方平的咏月诗以写景为主.他在《月夜》一诗中写道:"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诗中月色宁静,月影偏斜、星斗移位,寂静的庭院初闻唧唧虫声,清新诱人.另外,"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也富有诗意,犹如听一曲美妙的音乐,连同海上明月在耳畔流动.
  古代诗人中最善于写咏月诗的是李白,他毕生写出有关月亮的诗三百多首,从少年时代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到后来《将尽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以及《月下独酌》中"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将自己的才华与抱负寄寓山水月色,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佳句.李白在《把酒问月》中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来表达"明月长在,人生如寄"的心声.
  李白的心目中,月是高尚的化身,贞洁的象征,在诗中描绘出一幅幅优美旖旎的境界.如写"问月"的有"秋山绿萝月,今夕为谁明",写"步月"的有"醉起涉溪月,鸟还人亦稀",写"饮月"的有"琴弹松里风,杯劝天上月",写"弄月"的有"水彩弄月色,清光奈愁何",如此等等,不胜枚举.诗人在情溢于言表的同时,也用洒脱的笔力把明月写得神韵飘逸,绰约多姿,表现出很高的美学素养.
  宋代苏轼的咏月诗对后人影响较大.他在诗中所刻划的月,既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又有浪漫的奇思异想.同样一轮明月,在不同情况下与心境中,他都有不同的展示.如春夜里"淡月朦胧",秋末时"清夜无尘,月色如银",离乡时"明月明年何处看",酒兴时"对酒卷帘邀明月",失意时"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傍晚时分"思檐初挂弯弯月"等.苏东坡咏月、惜月、爱月,见月动情,他笔下的月气象万千,情态各异,韵味无穷.
  月亮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宇宙之谜.月与人可亲而不可近,恋人对月海誓山盟,思妇对月牵挂丈夫,游子对月思念亲人;孤独者视月为朋友,迷茫者视月为希望,奋进者视月为信念.人们根据月亮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出现的各种变幻,赋予月亮千种情怀,诗人为何如此钟情于月亮?或许,他们认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可以看到同样的月亮,觉得月亮可以超越时空,所谓"天涯共此时",就是这个道理.翻阅中国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的诗人,无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无论是诗还是词,都喜欢借月寓情.然而,面对同一轮明月,抒发的感情却大不相同:有人叹息世事艰难、人生苦短;有人哀鸣怀才不遇、宦海沉浮;也有人表达对理想至高无上的追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古人笔端的美好意境,为后人留下了心灵漫游的广阔天地.今天,我们读点咏月诗,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亲近和回敬
看了明月表达的意境明月在古代诗词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中“明月”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还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中"明  2020-05-19 …

关于古诗望月怀远“海上升明月”在诗中的作用?最后一句“还寝梦佳期?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020-06-08 …

虞世南《从军行》和明馀庆的《从军行》解析?其中“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和“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  2020-06-19 …

以下是某历史专著的部分内容,请对此确定一主题是()时间具体内容1860年10月5日英法联军进攻北京  2020-07-16 …

明月表达的意境明月在古代诗词中,都有哪些表达意思还有举个例子  2020-11-10 …

读着“年年岁岁花相似,”这样的诗句,身处海峡对岸的李老先生在哀叹中想起了《春江花月夜》中的“,”,希  2020-11-29 …

材料一:2008年3月14日,在达赖集团的策划、煽动下,拉萨发生了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一些被  2020-12-01 …

英语翻译五月天是一个由五名成员组成的摇滚乐队.最近,他们在全国作巡回演出.他们明天就要到我们这来了.  2020-12-22 …

2014年1月25日,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达沃斯落幕,在为期4天的会议中,与会各界人士就一系列全球关注  2020-12-2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5年7月在昆明召开的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对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