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三支曲子,完成文后问题。[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
阅读下面三支曲子,完成文后问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 (1)对下列句子句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燕南飞”四句,描写暮秋景物名胜,为女主人公崔莺莺抒发离愁别怨布置氛围。景中含情,渗透崔莺莺的凄苦的心情,可谓水乳交融。 B.“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二句,写崔莺莺一觉醒来,早晨发现窗外的树林已染上了红色,她因之更加痛苦,落下离别泪。 C.“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二句,是自问自答,是描写崔莺莺的心理活动和感受。她晨起发现树叶变红,马上联想到这是离别之人流下的带血的眼泪染成的。 D.“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二句,是崔莺莺触景生情的感受和联想。把自然景观的变化与抒发女主人公主观的心境感受联系起来,使客观景物带有主观色彩,这种描写手法巧妙,表达情感真挚强烈。 (2)对下列句子句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柳丝长玉骢难系”一句,描写张生乘的马因为柳丝长而难于系在柳树上的情形。 B.“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一句,是崔莺莺见景的联想,她为不能请秋日的疏林挂住西下的太阳而怨恨,言外之意是为不能留住张生而恼恨,这是对崔莺莺内心情感活动的曲折描写。 C.“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二句,描写张生骑马在前,莺莺乘车在后,前往长亭路上,不忍相离的情形。 D.“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二句,写莺莺睹景生悲的情状,因为离愁别怨过重,见了分别地点的长亭,便因伤情而骤然变瘦,这里有些夸张,但表现莺莺的心情很真实。 |
(1)B 导“霜林醉”并非树林真的已染上了红色,这里运用了夸张和拟人手法。 (2)A 导应理解为,即使柳丝很长也难以系住张生乘的玉骢马。 |
近年来,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命题“污染博弈”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污染博弈”是指在企业不受管制的环境里, 2020-04-06 …
近年来,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命题“污染博弈”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污染博弈”是指在企事业不受管制的环境里 2020-04-06 …
法律规定一天最多工作几小时的好处是什么一道雅思作文题来的大家给点儿论点 2020-06-07 …
根据作文题来定人称?如果题目是“街头巷尾新鲜事”,那么该用什么人称去写?请尽快给我答复! 2020-06-08 …
英语作文1.污染越来越少,环境越来越好2.新的科学技术使人们身体更健康,寿命更长3.由于计英语作文 2020-06-11 …
就是说传染病的问题.传染...轮后又多少只鸡被传染了?这种轮数往往可以用多少多少次方来表示.比如说 2020-06-26 …
分别选出下列各题中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A、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可以用来染色, 2020-07-16 …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媒体为了迎合受众,使格调不高、内容低俗的文化产品和信息传播开来。低俗文化 2020-11-05 …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媒体为了迎合观众,使格调不高,内容低俗的文化产品和信息传播开来。低俗文化 2020-11-05 …
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些媒体为了迎合受众,使格调不高、内容低俗的文化产品和信息传播开来。低俗文化造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