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三支曲子,完成文后问题。[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
阅读下面三支曲子,完成文后问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 (1)对下列句子句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燕南飞”四句,描写暮秋景物名胜,为女主人公崔莺莺抒发离愁别怨布置氛围。景中含情,渗透崔莺莺的凄苦的心情,可谓水乳交融。 B.“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二句,写崔莺莺一觉醒来,早晨发现窗外的树林已染上了红色,她因之更加痛苦,落下离别泪。 C.“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二句,是自问自答,是描写崔莺莺的心理活动和感受。她晨起发现树叶变红,马上联想到这是离别之人流下的带血的眼泪染成的。 D.“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二句,是崔莺莺触景生情的感受和联想。把自然景观的变化与抒发女主人公主观的心境感受联系起来,使客观景物带有主观色彩,这种描写手法巧妙,表达情感真挚强烈。 (2)对下列句子句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柳丝长玉骢难系”一句,描写张生乘的马因为柳丝长而难于系在柳树上的情形。 B.“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一句,是崔莺莺见景的联想,她为不能请秋日的疏林挂住西下的太阳而怨恨,言外之意是为不能留住张生而恼恨,这是对崔莺莺内心情感活动的曲折描写。 C.“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二句,描写张生骑马在前,莺莺乘车在后,前往长亭路上,不忍相离的情形。 D.“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二句,写莺莺睹景生悲的情状,因为离愁别怨过重,见了分别地点的长亭,便因伤情而骤然变瘦,这里有些夸张,但表现莺莺的心情很真实。 |
(1)B 导“霜林醉”并非树林真的已染上了红色,这里运用了夸张和拟人手法。 (2)A 导应理解为,即使柳丝很长也难以系住张生乘的玉骢马。 |
作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的特别企划,《35号投手温家宝》一书由日本侨报社推出,在日本正式发行 2020-04-07 …
为人类绣地球作文 2020-06-25 …
1.这段话从哪些方面描写绣花球?2.运用归纳法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3文章的结尾处用了省略号再补上 2020-07-24 …
下列中国古典小说的章节标题中,出自《西游记》的是()A.三英战吕布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C.孙悟空大闹 2020-11-01 …
2012年7月4日,西藏自治区领导集体前往班禅拉萨行宫——雪林多吉颇章看望班禅活佛,并与其进行了亲切 2020-11-11 …
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7分)隐入草地的纪念碑朱学勤华盛顿广场的那块绿地,周围有国会山、白宫、 2020-11-21 …
锦绣的森林十三世纪中,教皇权势强盛,文化中心由罗马移向北欧,一种象征全盛的教权的教堂建筑样式——哥特 2020-12-0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2分,每小题3分)锦绣的森林十三世纪中,教皇权势强盛,文化中心由罗马 2020-12-18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宿洞霄宫注林逋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凉阴一 2021-01-19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宿洞霄宫①[宋]林逋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