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周国平的《己所欲,勿施于人》一文,完成下列各题。①中外圣哲都教导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要我们将心比心,不把自己视为恶、痛苦、灾祸的东西强加于人。己所

题目详情
阅读周国平的《己所欲,勿施于人》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中外圣哲都教导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要我们将心比心,不把自己视为恶、痛苦、灾祸的东西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却施于人,损人利己,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行径当然是对别人的严重侵犯。然而,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
    ②另一方面,自己视为善、快乐、幸福的东西,难道就可以强加于人了吗?要是别人并不和你一样认为它们是善、快乐、幸福,这样做岂不也是对别人的一种严重侵犯?在实际生活中,更多的纷争的确起于强求别人接受自己的趣味、观点、立场等等。大至在信仰问题上,试图以自己所信奉的某种教义统一天下,甚至不惜为此发动战争。小至在思维方式上,在生活习惯上,在艺术欣赏上,在文学批评上,人们很容易以自己所是为是,斥别人所是为非。即使在一个家庭的内部,夫妇间改造对方趣味的斗争也是屡见不鲜的。
    ③事情的这一个方面往往遭到了忽视。人们似乎认为,以己不欲施于人是明显的恶,出发点就是害人,以己所欲施于人的动机却是好的,是为了助人、救人、造福于人。殊不知在人类历史上,以救世主自居的世界征服者们造成的苦难远远超过普通的歹徒。我们应该记住,己所欲未必是人所欲,同样不可施于人。如果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文明人的起码品德,它反对的是对他人的故意伤害,主张自己活也让别人活,那么,“己所欲,勿施于人”便是一个文明人的高级修养,它尊重的是他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进而提倡自己按自己的方式活,也让别人按别人的方式活。
    ④现代社会是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人们在精神信仰领域和私生活领域都享有了越来越多的自由。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合理化的进程,而那些以己所欲施于人者则是这个进程中的消极因素,倘若他们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我是丝毫不会感到意外的。
(1)本文用“己所欲,勿施于人”作题目,有什么作用?
(2)简要分析第②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3)写出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是对题目作用的考查.题目的作用有:含蓄的或形象的揭示文章中心(要具体写出中心是什么);概括文章内容;新颖独特,吸引读者.即:化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名言,新颖别致,通俗易懂;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标题就是论点,直截了当,有利于读者快速、准确地把握全文主旨.
(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题目,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还有比喻证论、道理证论、对比论证等.根据具体内容判断.论证方法的作用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来说明论证方法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论证了什么观点.根据不同的论证方法用评价语,如“有力地证明”“形象生动地说明”等.即:举例论证,列举了实际生活中人们很容易是己非人的事例,论证了“更多的纷争的确起于强求别人接受自己的趣味、观点、立场等等”的观点.从而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己所欲,勿施于人”.
(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重点段落的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展开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上下文,明确这样安排结构的原因,注意前后段落间的衔接.①首先指出“己所欲施于人”,被人们认为动机是好的;②接着以救世主的例子证明这样的行为造成的苦难更为严重,③进而提出“己所欲,勿施于人”的观点;④最后通过比较,进一步阐释了“己所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文明人的高级修养的看法.
答案:
(1)化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名言,新颖别致,通俗易懂;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标题就是论点,直截了当,有利于读者快速、准确地把握全文主旨.
(2)举例论证,列举了实际生活中人们很容易是己非人的事例,论证了“更多的纷争的确起于强求别人接受自己的趣味、观点、立场等等”的观点.从而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己所欲,勿施于人”.
(3)①首先指出“己所欲施于人”,被人们认为动机是好的;②接着以救世主的例子证明这样的行为造成的苦难更为严重,③进而提出“己所欲,勿施于人”的观点;④最后通过比较,进一步阐释了“己所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文明人的高级修养的看法.
看了阅读周国平的《己所欲,勿施于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题:安于平淡陈鲁民,安于平淡陈鲁民①近日看央视生活频道,主持人说了一段颇有哲理的话:人的生活大  2020-06-10 …

老人说:“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这句话包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2020-06-14 …

一个失意的年轻人向一位哲人请教成功的秘密.哲人递给他一颗花生说:“用力捏捏它”.年轻人用力一捏,花  2020-06-16 …

议论文阅读(8分)安于平淡陈鲁民①近日看央视生活频道,主持人说了一段颇有哲理的话:人的生活大体可分  2020-06-27 …

找水——三个人生哲理故事阅读题与文章如下(问题补充)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  2020-07-03 …

哲学最大的功用就在于能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即所谓“智人则哲”。哲学是智慧之学,是一切科学之母。下列对  2020-07-12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蕴含的人生哲理还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  2020-07-12 …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称颂哪位诗人而写一副对联()A.屈原B.辛弃疾  2020-11-10 …

哲学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问。自有哲学之日起,人们就从未停止过对“哲学是什么”的争论与探索。有人说哲学是  2020-11-14 …

阅读哲理短文,完成后面题目。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  2020-11-21 …